b、具体研习文章,品味下列语句
①“我们的生命受到大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解读〕生命是经过数十亿年的时光演化而来的。是自然的哺育,也是自然的杰作。无可比拟。
②“生之本质在于死。”
〔解读〕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总是要死亡的,是人人所不能避免的。这句话从生命的终极归宿上来看待生命,由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
③“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解读〕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感到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
如果一辈子懒散拖沓,萎靡不振,不能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留有好多遗憾,临死时必然感到苦恼。
从哲学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以超越死亡。在人类的历史上,饮鸩的苏格拉底,自沉汨罗的屈原,断头台上的谭嗣同,这些著名人物都把个体的“小我”融会于人类的“大我”之中,实现了人的生命的自我超越。
④“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解读〕关心生活,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更好地享受生活。
⑤“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解读〕用“丰盈充实”的生活使生命相对延长。
2、《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a、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解读〕 第一,从生理的层面来讲,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
第二,从不凡的层面来讲,人因为有思想而富有尊严,囊括了宇宙。
第三,人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是道德的原则。
b、具体研习文章,品味下列语句
①“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
〔解读〕人有一种希望,就是填充空间和时间,即希望自己占有更大的空间和时间。但与浩瀚的宇宙相比,人占有多少空间都没有用;人无法避免死,因此也占不了多长时间。人的尊严不在于填充空间和时间,而在于思想。思想有深浅高下之分,高明的、有深度的思想才能使人获得力量,体现出人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努力,显示出人的独特性和魅力,也即获得人在自然万物中的“尊严”。因此,要“努力好好地思想”,“提高自己”。
②“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解读〕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对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作者把“努力好好地思想”作为道德的原则,说明作者思想的高度重视。
3、《信条》
a、本文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强调什么?
〔解读〕观点“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都在幼儿园就学过。”接着,文章列出了十七条。
作者强调十七条中的一条:“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团结,要互相关爱,要有集体精神。
b、作者列出这些最基本的信条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