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

2021-03-24

师:总结很准确,很到位。我们既然掌握了《逍遥游》的写作主旨,今天这节课来探讨《逍遥游》的写作特色。
师:请一位同学谈一下对《逍遥游》一文的印象。
生4:我觉得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板书:想象奇幻  浪漫主义)
生5:作者很善于运用对比、比喻、举例等论证方法,使文笔汪洋恣肆。
(板书:对比、比喻)
生6:我认为庄子善用寓言说理。
(板书:寓言)
师:三位同学对《逍遥游》艺术特色概括得很准确,下面哪位同学能结合文本来具体谈一下庄子想象奇幻这一特点?
生7:文章开篇气势夺人,首先令人惊讶的是庄子超出寻常的想像力。作者以描写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开端,借用夸张手法,展示出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的形象。“不知其几千里也”写它的形体,“若垂天之云”写它的羽翼遮天蔽日,“北冥”“ 南冥”介绍它活动范围广远。庄子直观地给我们展示出一幅雄奇壮美的画卷。
师:这位同学分析有理有据,非常到位。
多媒体展示资料卡片2————鲁迅评价《庄子》

师:鲁迅曾经评价庄子的文章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莫能先也”。这种特点首先体现在想象。写鹏的南徙,浩渺无垠咆哮奔涌的北海之上,瞬间,“不知其几千里”的巨鲲化为“不知其几千里:的巨鹏。起飞之时,“水击三行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接着,转入对九万里高空景观的描写,只见“野马”奔腾,微尘浮游,茫茫苍穹难辨其色,境界雄奇、高远,丰富的想像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境界的开阔表现出庄子内心涵盖万物、轻藐一切的气势,表现出庄子对人生的一种哲理思索。
师:接着请同学们结合文本分析对比、比喻、举例等论证方法。
生8:文中用 “大鹏”与“野马、尘埃”、“大鹏”与“蜩、学鸠”的对比,有力地说明了大小事物(万物)皆有所待。
生9:文中用“朝菌、蟪蛄”与“冥灵、大椿”的对比,“彭祖”之寿与“众人”之寿的对比,“鹏”与“斥鴳”的对比,都透彻地论证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说明了“小大之辩”。另外,“效”比”合”“征”四种人与“宋荣子”“列子”也作了对比。
生10:用水浮舟的情形比喻说明大鹏“图南”必须依靠巨风。举出行者路途远近不同,准备粮食不同,来反驳“蜩”与“学鸠”的谬论等。
师:文章是怎样运用寓言故事来说理的?
生11:本篇中的鲲鹏、蜩、学鸠等事物的对话,体现了寓言色彩。作者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有的是根据神话故事来加工的,有的是杜撰的,但都纳入作者的寓言里面,寄托他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
 多媒体展示资料卡片3————闻一多评价庄子
 
师:闻一多这样评价庄子“他那婴儿哭着要捉月亮似的天真,那神秘的惆怅,圣睿的憧憬无边无际的企慕,无崖际的艳羡,便使他成为最真实的诗人。”这句话实质是说庄子善于用生动的形象说明问题,把抽象的哲理形象化,而这种形象又是超现实的怪诞之物,这种形象的载体即为寓言,从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庄子在《逍遥游》中创设的这些雄奇怪诞的寓言一个接一个,环环相套,连缀成一个整体。我们从中领悟到的是水花镜月、海市蜃楼般的艺术美感。这就是庄子“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神奇美。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