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娓娓与喋喋》教案

2020-02-17

学生讨论后回答,老师作适当点拨并补充。举例分析如下:表现气势宏大的句子有:
(1)说话,有时只是掀唇摇舌,有时是为了表情达意,有时,却也是一种艺术。
(2)谈话的主题随缘而转,愈滚愈大,众人兴之所至,七嘴八舌,或轮流坐庄,或旁白助阵,或争先发言,或反复辩难,或怪问乍起而举座愕然,或妙答迅接而哄堂大笑……
(3)无所为的闲谈、雅淡、清谈、忘机之谈几乎是不可能了。
(4)现代人坐上计程车、火车、长途汽车,都难逃噪音之害。
点评:这四句都排列了一些整齐划一的词语,形成一种宏大的语言气势。(1)句从功能角度将说话分成了三种,语言非常精练。(2)句则将几人聚谈时滚雪球式的谈话形式形象地表现出来了。(3)句则列举了几种“无所为”的谈话形式。(4)句通过列举几种交通工具表明现在的噪音无处不在。
表现“具有深刻的幽默感”的句子有:
(1)口才宜于应敌,却不宜用来待友。
(2)如果说话是权利,听话就是义务,而义务应该轮流负担。
(3)善言,能赢得听众。善听,才赢得朋友。
(4)惟勇者始敢单独面对自己;惟智者才能与自己为伴。
点评:(1)句精辟地概括了口才的作用,暗示朋友间的交谈,可贵的在于共鸣,在于默契,就算是“脉脉相对”,也可“无声胜有声”。(2)(3)句警示人们在交谈中要会听,这是对一个人品格的验证,也是朋友所具有的真正内涵。(4)句说明要有头脑,甘于寂寞,敢与和善于面对真实的自我。
从以上所选语句可看出作者善于把深邃的哲理,浓缩于具象或情景之中,用诗化的语言或片言警语表达出来,在美的感受中给人以哲理的启示,引起人们的深思和愉悦。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理趣美。
另外,课文中还运用了不少成语、古诗句、文言诗句等,作者对此或化用,或活用,或引用,使内容既丰富深刻,又引人发笑,达到一种诙谐有趣的审美效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谐趣美。如:“真的是teteatete还不够,必得nosetonose才满足。”这句充分显示了作者幽默、讽刺的智慧。又如“回其天鹅之颈,伸其长蛇之舌”“远交不便,近攻得手”“肺腑深深深几许”等等,这些都表现了作者娴熟的语言技巧。
2学生讨论:课文的题目是谈话中的“娓娓与喋喋”,而结尾却落脚于个人的沉思默想。这个结尾,有人认为是画蛇添足,也有人认为是画龙点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说明理由。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主要是要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对课文的写作特点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五、小结本本课内容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学习这篇课文的:一是把握课文的结构思路,二是品味课文的语言。对于散文来说,品味语言是重点。品味散文语言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今天我们只是学习了其中的几种,同学们要注意去积累。
六、作业
课后练习题第四题。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