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

2020-02-04

      干支年号兼用: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梅花岭记》)
      △升:迁: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记王忠肃公翱事》)
      降:谪:滕子京……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投影看毕)同学们,还有一类字,虽然它们既不难读,也不难译,但我们未必能真正深刻理解它,如:北(板书),用“元朝”代替它,意思通吗?文天祥为何不称“元”?
      明确:这个字含有独特的感情色彩。实际上“北”是一种蔑视性称呼,文只承认仅有宋朝,不承认有元朝,这正是爱国的一种感情。象这样的词还有一个:爱(板书),“爱”字的含义非常丰富。人谁不爱自己?但在文心中还有比自己更值得爱的,那就是处于危急中的祖国,所以危难时刻,他愿挺身赴国难。
      5.内容概括:出使(板书)
      二、第2段:
      1.散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体会感情,时间1’)
      2.提问(过渡):同学们读完后懂了吧,那我来提几个词,大家看应怎样理解。
      ①    
      古汉语被动句一般有“于、为、所、见、被”等标志来表示被动,还有一类句子它们虽然没有这种标志,但其中某些词含有被动的意思,翻译时要翻成被动形式,这叫意念被动。(板书)
      △找找看,这一段有吗?(羁縻)实际上,这种用法上一段中也有,刚才我故意未提,大家再找找看(除、留)。
      ②    
      课文中有些词语虽列出了相关或相反的两方面,但实际意思只重在某一个字上,这叫偏义词(板书)。这一段中有没有?(利害)这类词现在还常用到:听听动静  
      不知好歹
      ③     多音多义词(板书)在这段中较多,有哪些?
      (板书)
      这种字还有几个:

      今后我们学到这类词要能想到以前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形成知识网络。
      3.对串:指名学生-读-译
      4.点评:问:这段中最能体现文到元营后的行动和心理的词语有哪些?(自言自语)实际上,文到元营后的表现有3个层次:
      ①初到元营,抗(板书)(用言辞抗争)既照应前文“意北尚可以口舌动也”反映其外交才能,也体现其爱国情怀。
      ②贾献谗后:(抓动词)(板书)

      ③被迫北行后(心理有何变化)求死-隐忍:心理上的变化,不是怕死,而是爱国。△文求生是为国家,求死也是为了国家。所以他至今还活在我们的心中啊。(同学们刚才不是还在背他的诗句,缅怀他吗?)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