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蝶外传 》必修三

2019-11-09

    多数幼虫多在早晚活动,而弄蝶则多在晚间活动。
    (二)成虫的生活习性
    1.取食  成虫是蝴蝶的繁殖阶段,其主要任务是交配和产卵,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及时补充因飞翔所消耗的体力,一般都须补充营养。多数蝴蝶访花吸蜜,甚至不同种类有不同的蜜源植物。也有的种类专吮吸树木伤口流出的汁液(如柳紫闪蛱蝶),或腐烂果实的汁液(如柑橘凤蝶),也有吮吸动物腐尸汁液(如螯蛱蝶)及人畜的尿或粪汁(如紫闪蛱蝶)。
    更有不少种类有饮水的习惯,常群集在山区小溪沟边或低湿的地面上,如青凤蝶常数十成群,小檗绢粉蝶多至数千成群在这些地方吸水。
    2.活动  蝴蝶的活动主要是飞翔,飞翔的姿态种与种之间各不相同,有的平直前进,有的作跳跃状(如弄蝶),有的回旋飞舞,有的曲线前进。速度慢的可以随手捉到(如丝带凤蝶),快的则如惊鸿,转瞬即逝。有的种类则能临空直上,直到人目力所达不到的高度(如升天剑凤蝶)。
    蝴蝶是日出性的昆虫,其活动多在白天,通常在阳光下飞翔。在阴雨天一般休止不飞。有时太阳突然被乌云遮蔽,蝴蝶也会立即作出反应,只是眼蝶科和弄蝶科的某些种类则爱在清晨或落日余辉中活动。
    蝴蝶是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与活动都受外界温度的支配。它的日出性正是受到温度的影响。
    蝴蝶活动的范围,不同种类各异,受到海拔高度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如绢蝶科的种类多生活在高海拔的山上,眼蝶科的种类多生活在荫蔽的环境,深沟峡谷则是更多种蝴蝶活动的场所。
    3.栖息  蝴蝶白天活动,晚间就在一定场所栖息不动,多数在植物枝叶上,有的则爱在岩崖上。多数种类单栖,也有不少种类则集体群栖,如小檗绢粉蝶,则数百、数千群栖在几株树上。南方有些斑蝶科的种类,其群栖种群之大更是惊人。
    4.集体迁飞  蝴蝶集体迁飞的情形,在中外报刊上也常有报道,群体有大有小,多的达千百万只,距离可远达数十千米,有时还混有不同的种类。
    5.交配  蝴蝶成虫期的主要任务是交配产卵,繁殖下一代。
    蝴蝶交配多是雄性追求雌性,多数种类要有一段飞翔追逐的过程,然后降落在植物上交尾。交配的方式是尾部相接,头部分向两端,成“一”字式。受惊时雌蝶起飞,带着倒挂在体下的雄蝶一起飞翔。
    蝴蝶一生通常只交配一次,极少雌蝶有二次交配的现象。当已经交配的雌蝶再次受到雄蝶追求时,常在叶上乎展四翅,举起尾部,这可能是表示拒绝,雄蝶见到后就飞走了。
    绢蝶在交配后,雌蝶腹部末端下方形成不同形状角质的兜状物,成为再次交配的障碍。
    6.产卵  蝴蝶产卵有一定的部位,通常产在寄主植物叶的反面,也有产在嫩芽或花蕾上的,极少产在寄主植物的附近或上方,幼虫孵化时自己爬去或悬丝由风吹去。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