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必修三1

2019-11-06

   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连词,表修饰,可译作“地”。)  
   假舆马者,非利是也,而致千里。 (而,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可是”。)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而,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通假字)  
   君子生(性)非异也   (通假字)  
   则知(智)明而行无过矣    (通假字)  
7、 学生讨论,老师引导归纳文章写作特色。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苟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