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四首 教案

2019-08-17

    《哭晁卿衡》
1.格调清新,想象丰富,含蓄飘逸
    诗忌浅而显。李白在这首诗中,把友人逝去、自己极度悲痛的感情用优美的比喻和丰富的联想表达得含蓄、丰富而又不落俗套,体现了非凡的艺术才能。李白的诗歌素有清新自然、浪漫飘逸的特色,在这首短诗中,我们也能体味到他所特有的风格。虽是悼诗,却是寄哀情于景物,借景物以抒哀情,显得自然而又潇洒。全诗格调清新,想象丰富,含蓄而又飘逸。诗人寄悲情于景物,又借景物以抒悲情。三、四句中,“明月”既是自然景物,又可以看作是诗人采用了比喻手法来写好友的人品如明月一样清高皎洁。这样的友人遇难,正如明月沉海,让人该生多少痛楚!
2.拟人手法的运用
    诗歌的最后一句通过白云的愁来渲染悲哀的气氛,表达自己的无限哀痛。第四句中的“白云愁色”是拟人手法,通过写白云有愁来写诗人自己之愁,将悲痛之情渲染得厚重蕴藉。这样,景中有情,情中寓景,抒情手法巧妙含蓄。
    《丁都护歌》
    白描手法的运用
    全诗采用了白描手法,通篇无刻琢痕迹,由于所取形象集中典型,写来自觉“落笔沉痛,含意深远”,实为“李诗之近杜者”(《唐宋诗醇》)。如“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的直白描绘,震撼人心。
    《越女词五首(其三)》
    格调清新自然
    此诗写越中采莲少女活泼可爱的神情动态。整首诗风格清新自然,体现了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风。
主旨探究
    对这几首诗的主旨有如下表述:
    《梦游天姥吟留别》
1.诗作表达了对权贵的蔑视和对光明世界的追求,有建功立业的一面,同时又宣扬了寻仙访道及时行乐的思想;我们认为诗作在艺术上是成功的,但其消极的人生态度应受到批判。
2.本诗通过对天姥幻境的描绘,表明作者对吴越山水的热恋和向往,以丰富的联想和大胆夸张的笔调,描绘出一幅“神游图”,抒发了“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愤激情绪。
    《哭晁卿衡》
    这首诗表现诗人失去好友后的悲痛和两人超越国别的真挚友情。李白与晁衡的友谊,不仅是盛唐文坛的佳话,也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历史的美好一页。
    《丁都护歌》
    这首诗作于天宝六年(747)六月李白游丹阳横山时,描绘了纤夫拖船的劳苦情景,揭露了统治阶级穷奢极欲、不顾人民死活的罪行,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越女词五首(其三)》
    这首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塑造了一群天真活泼的采莲少女的形象,人物神态逼真。
对这几首诗的主旨你是怎么看的呢?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