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案

2019-06-13

   3、《水浒传》中与林冲被逼反有关的回目:
第7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8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9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10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第11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12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三、把握小说主要情节,分析小说情节结构(交流讨论)            
1、小说情节结构主要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组成,有的结构复杂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2、节选部分情节围绕中心点林冲反抗高俅、陆谦等邪恶压迫展开。林冲沧州巧遇李小二一节详细交代了林冲与李小二的关系,为下文写李小二帮助林冲埋下伏笔,作好铺垫,是故事的前奏,应归到情节结构的序幕部分。
3、小说情节结构:
结构       段落起止        大意概括
序幕      (      ):    沧州遇故人
开端      (      ):    酒店闻密谋
发展      (      ):    接管草料场
高潮结局  (      ):    杀敌山神庙
四、整体感知林冲的性格(交流讨论)
归纳:

五、文本探究
(主要围绕学生预习中理解粗浅,有难度的人物性格和作品主题以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集中力量突破,深化。方式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加深认识,得出结论)
1、 同学们通过预习认识到林冲性格中有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一面,说简捷点,就是他特别能忍。请问林冲的忍表现在哪些地方?
归纳:

2、 林冲为什么一忍再忍?
归纳:

3、 最后为何又不忍了?
归纳:

4、 林冲由一忍再忍到忍无可忍、奋起反抗对我们认识当时社会有何意义?
归纳:

六、 赏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1、提问: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的自然环境,文章也着力在“风雪”上作景物描写。课文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 
(1)直接描写风雪。课文有三处对风雪进行直接描写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①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②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2、 提问:关于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课文中描写风雪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精彩,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都起了很好的作用。当林冲怀着“不知何意”的惶惑取路投草料场来,情节逐步向高潮发展时,风雪也随之而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朔风卷着鹅毛似的大雪,低垂的浓云压在头顶上,天地茫茫,前途难卜。林冲来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难以安生。为了御寒,出门沽酒,“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踽踽独行,“那雪正下得紧”,正是雪借风势,风助雪威,天地昏暗,原野寂寥。待沽酒回来,“仍旧迎着朔风”,“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因为风大雪紧,回到草料场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没奈何只得去古庙栖身。他在风雪中奔来奔去,天地之大竟无他容身之处。林冲进入山神庙,为了抵挡风雪,掩上庙门后又将旁边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由于雪大天寒,使林冲外出沽酒,未因草厅被雪压倒而被压死;大雪压倒草厅,使林冲只能到山神庙住宿,未被陆谦等烧死;雪大风劲,使林冲用大石头靠住庙门,陆谦等人放火烧草料场之后也来到山神庙避风雪看火势,因推不开门便立在庙门外谈话,造成冤家路窄,狭路相逢,隔门相对,一触即发的紧张局面。风雪的描写,为情节发展提供了合理的条件,推动了情节发展。当陆谦等看着草料场的大火踌躇满志,林冲心中的怒火也像草料场的烈焰升腾,翻卷,终于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手刃仇敌。朔风呼啸,大雪铺地,火光冲天,天地间站立着一位英雄好汉。我们可以说风雪把情节推向高潮,风雪渲染了苍茫、雄浑的气氛,风雪映衬着人物形象。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