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案

2019-05-23

三,学以致用,你来试一试。
1,现在学生记人作文存在一些问题,列举一个例子,找出作文的不足。
我的同学
我的同学有许多,赵晓东就是其中一个。他给我的印象是一副瓜子脸,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樱桃小嘴。
赵晓东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一次体育课,他看见了一位低年级的小男孩在奔跑的过程中摔了一跤,连忙将他扶起,亲自背着小男孩走到学校的医务室。事后,那位小男孩的父母非常感激他,赵晓东却说了一句:“这是我应该做的。”上学快迟到了,他看见了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奶奶即将要过马路,他毫不犹豫的去扶老奶奶,结果上学迟到了。
这就是我的同学,一个不虚伪的人。

找出其中的问题:
a.粗糙的外貌描写+简单的事例=一篇写人文章。
b记叙的顺序多用时间顺序,结构单一。
c.主旨不清晰。
2,仿写片段:
你以老王的身份,想象他到杨绛家,与杨绛交流的过程,要写出语言,外貌和心理。
老王反思
第二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人为主的,老王这课,文章相对短小,理解也不太难,仅仅讲解文本,我认为作为公开课,显得过于普通,平凡。于是我选取了写作指导的角度来讲解课文,让学生通过学习此课,学习一点写作知识。
优点:1,角度独特,站在学生的角度,学有所获。
本课选取写作指导的角度,打破了仅仅课本死知识的局限,开头以学生常见的写作例文导入,让学生归纳其问题,首先让他们带着学习写作方法的心态来学习此文。在教授课文时,指导其理解写作顺序和语言表达。最后在课文结束时,安排一段仿写。
2,课文结构完整,思路清晰。
本课虽是范例,但也要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能学有所获。所以《老王》一定要结构完整,思路清晰。本课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梳理课文内容。
本课主要围绕老王两大特点来写:一是苦,二是善。这两方面又分为三个小点。这六小点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联系到学生自己的作文,逻辑顺序显得比较新鲜,可以强调注意。
第二部分:品析语言。杨绛的语言,平淡,简洁,内藏深情。在品读语言时,选取了老王病态的片段,我对老王关心的一句,还加上了,老王送钱先生去医院的一段,在品读语言时,揣摩时代背景。
第三部分:思想深化。
思想深化,主要找抓文章的关键句: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理解了愧怍的原因,差不多对本文的思想解读就比较清楚了。
缺点:有两处的衔接,语言组织上没注意到。
1,导入和本课的衔接。改:我们存在这样的问题,今天来学习《老王》,看看怎样改进。
2,预习检查和课文感知之间。改:检查完生字词后,在检查下大家对课文的掌握。
其次是语言有时有语病。口语表达时,随意性导致语病的出现。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