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学案例

2019-05-12
三  (精彩片段) 精雕细琢  赏析课文1、鉴赏第一段师:请全体女生起立,齐读第一段,我们一定要超过前面男生的朗读。女生:(大声齐读)男生:(鼓掌)师:我想先请一位同学概括第一段的主要内容。生:记叙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相关情况。师:(板书)简练点,就是“记叙集会盛况”。师: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是一个怎样的集会?师:首先写了时间,几个四字短语?生:三个。                      师:齐读。生: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师:接下来写什么?生:地点。                     师 :怎么写?生:会稽山阴之兰亭。师:在遍地兰花的兰亭集会真是让人兴奋的一件事情,那么集会的目的是什么呢?生:修禊事也。师:对,举行消灾祈福的仪式,那么来者均为何人?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师:来者都是高雅之士,接下来如何描写集合的环境?生:“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师:(出示相关画面)作者仅仅用了16个铿锵悦耳的字眼就写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流小,飞花溅玉。想一想,这些美景给我们怎样的感觉?生:赏心悦目生:心旷神怡生:神清气爽…………师:如果你是诗人,置身于如此美景中,你会做什么?生:做诗。                         师:还有呢?生;饮酒。师:所以接下来写到的是——生:(齐声)活动。生:(齐读)流觞曲水,一觞一咏,畅叙幽情。师:(出示“流觞曲水”画面)请大家描绘此情景。生:(沉思)师:(引导)文人都是高雅之士,他们的聚会自然免不了酒与诗……生:他们流觞曲水,诗兴大发,纷纷临流赋诗,虽然没有丝竹管弦之胜,仍然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生:看到这幅图,似乎时光倒流,回到了当年的兰亭盛会上,我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们儒雅的风度和其诗意人生。师:(忘情地)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的三月三日,还会有许多书法家、文学家、画家汇集此地,流觞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现代人的豪情。师:如此美的环境,如此美的聚会,还有如此美的——生:天气。师:怎么写的?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师:接下来,作者定会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仰看,天地是如此的广阔,宇宙是如此的浩淼;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得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眼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于是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生:“信可乐也”师: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也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大家说,文章写的美不美?生:美。师:美在哪里?                      生:景色写得美。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