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教学设计

2019-05-12
(三) 整体感知:(1)阅读第一部分,明确:  ①这个道士是谁?他的外貌特征怎样?为什么说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用原文回答)  ②作者对王道士的所为是什么态度?(出示原文,学生朗读)  ③怎样理解“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一句作者所蕴涵的感情?  (2)阅读第二部分,思考:  ①请概括说明王道士对敦煌文物有哪些破坏性行为?  ②对此,作者的感受是什么?(出示原文,学生朗读)  (3)阅读第三部分,思考:(出示图片及画面)  ①当王道士打开的藏经洞的门,面对这些无比珍贵的文物,王道士,当时的官员们以及外国冒险家们各是什么态度呢?  ②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出示原文,学生朗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怎样理解“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③这部分的结尾只有三个字:“我好恨!”你认为作者在恨什么?  (4)结合第四部分思考:  ① 在一次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日本学者宣布“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这说明了什么?  ② “然而,中国的专家们没有太大的激动,只是默默地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圆寂的塔前。”为什么?那么,历史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思索呢?  (四)举一反三历史的悲剧,在今天,仍在上演着……  (1)[新华网布鲁赛尔5月6日电]美英联军攻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不久,各地哄抢成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11大博物馆之一的伊拉克国家博物馆内的28个博物馆,也被不法分子的糟蹋、劫掠,丢失的艺术品达17万件之多。收藏有人类早期文明之一的美索不达米亚的证明和《古兰经》最古老的版本之一的博物馆和图书馆也被扫荡。(2)这是建于公元5世纪,世界上最高的立式大佛像,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被誉为阿富汗最伟大的历史文化遗产。(出示图片)XX年3月8日,塔利班政权不顾全世界人民的反对,将其炸毁……(出示图片)面对此景,你有何感受呢?仅仅是对这些不法分子的谴责?也许,你会有更深一层的思索,不妨写一篇读后感,好让警钟长鸣!(五)结束语:(放音乐)“只有文化活着,这个国家才活着!”——在千疮百孔的阿富汗喀布尔国家博物馆的大门上,高悬着这样一条横幅。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