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赠诗四首 教案

2019-05-05
10.酬赠诗四首
课文剖析
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你明知我有丈夫,而送我两粒珍珠。我感谢你的好意,而系在我的红裙上。君:喻指藩镇李师道。妾:是诗人自比。罗襦:丝织成的短袄。]
    首四句为第一层次,写接珠。前两句从对方角度写授珠,后二句从自己角度写受珠。汉乐府“何以结相思,双珠玳瑁簪”,可知赠珠是表示爱情。接珠似为对方用情之深所感,但细读下文,方知其中颇具讽意。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可是我家的高楼连着内苑,我的丈夫在明光宫作侍卫,我知道你的心思是光明正大,不过我和丈夫是誓同生死。我决定还你两粒珍珠,可是我眼泪流了下来,为什么在未嫁之前,没有遇着你呢?良人:古妇女尊称自己丈夫为良人。明光:宫殿名,即指唐朝的明光殿。苑:园林。拟:打算。]
    后六句为第二层次,写还珠。前四句写还珠原因,后二句写还珠情态。“妾家”句写其富有;“良人”句写其贵重。《史记•淮阴侯列传》:“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这里指“良人”供职朝廷,位置显赫,宠信有加。这里表明自己不会因赠珠者富贵而动心。“知君”句上接“缠绵意”,“事夫”句上接“妾家”句,表明自己早已立誓与夫同生共死,从一而终。既然难以两全,只有还珠,故末二句才有相逢恨晚的说法。“双泪垂”写还珠情态,指对“君”的感激;“何不相逢未嫁时”是对“君”的表白,似乎“君”更比“良人”重要,但事已如此,绝不可能改弦易辙。
    名家赏评 张籍在他镇幕府,郓帅李师古又以书币辟之,籍却而不纳,作《节妇吟》一章寄之。(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节义肝肠,以情款语出之,妙!妙!(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明末刻三色套印本)
酬乐天频梦微之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两地相隔千山万水,得信很难。现在,好不容易得到友人的一首诗,诗说梦中见到了自己,心里非常欣慰。山水万重:形容相隔遥远。一在今四川,一在今江西。]
    前两句,写两地迢迢千里,通信相当不易;收到老朋友的诗。当看到友人也在经常思念他,并且又梦见他的时候,感慨之极,因说:“念君怜我梦相闻。”这里,一个“念”字把病中思念之苦写尽。这时的元稹何止病后虚弱之苦,最苦莫过于与知己难得见面,难得及时互通思念之情。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我现在因为疾病缠身,神情恍惚,虽颇多梦,梦中见到的都是一些不相干的人,想在梦中见到你,却偏偏就没有梦见。魂颠倒:神情恍惚。闲人:不相干的人。]
    三、四两句承上,具体写出了因大病神经衰弱,身心交瘁,导致思维记忆错位,虽然也做梦,但梦到的不是白居易,却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人。而“病”除了身体疾患之外,更有沉重的精神上的苦闷,凄苦无比。
    名家赏评 经常想念的好友不曾出现于梦中,而一向没有想到过的“闲人”却屡次在梦中出现,这就更使自己感到离群索居的悲痛了。以梦中相见代替实际相见,已令人感到惆怅,何况梦中也不曾相见呢?这是深入一层的写法。前两句属白,后两句属己,以白之频频梦己,与己之因病未尝梦白对照,事异情同。写入梦以见相思之切,人之所同;写不入梦而仍见相思之切,则是己之所独。这是此诗别开生面之处。(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