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学案

2019-03-06

 
(二)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滚轻尘。忙杀看花人。
 
1. 对这两首词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白居易的词中,“风景旧曾谙”的“谙”字,说明江南春天的特点,不是听人说的,而是亲身感受到的。
b. 在李煜的词中,“南国正芳春”的“芳”字,写出了春天的特点,使人如见百媚千娇的花容,如闻馥郁的花香。
c. 两首词中的“绿”都是既写水色,也写春色,与红日,江花互相衬映,把江南的春天渲染的妩媚动人。
d. 两首词都表现了对春景的赞美之情,但结尾抒情方式不同,白居易的词用反问句直抒胸臆,李煜的词用叙述句间接抒情。
 
2. 对这两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白居易的词开篇即扣住“忆”字,先总提一笔,然后以“江”为中心,描写耀眼的红日、“红胜火”的江花,“绿如蓝”的江水。
b. 李煜的词从“闲梦”起笔,先概括描写,后用白描手法勾勒春江、乐声、飞絮、轻尘和观赏群芳的“看花人”。
c. 两首词写景如画,景中含情,但写的都不是眼前的实景:白居易的词是忆中之景,李煜的词是梦中之景。
d. 两首词都通俗明快。感情真挚,音韵悠扬,白居易的词带有浓郁的民歌风格。
 
三、写作实践
任选一首词,读熟,理解后将其改编成其他文体。
要求:①诗词自选。
②文体不限
③内容主题、表达正确、合意。
示例: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场景剧:
场景:清明时节,路上雨纷纷,杏花村。
人物:行人、牧童。
行人:“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试题答案】
一、1. c              2. d             3. d             4. d             5. 略             6. 略
二、(一)1. a     2. b
(二)1. c    2. c
三、略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