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教案

2019-03-01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作品《瓦尔登湖》。
2、  能力目标:①品味文中含意丰富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②体会和学习文中写景的技巧。
3、  情感目标:①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理念和朴素的思想。
②学习梭罗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①品味文中含意丰富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②体会和学习文中写景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理念和朴素的思想。
四、教    法:目标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五、学    法:自主合作探究。
六、教    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田园诗人陶渊明有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就是《桃花园记》,作者笔下的桃花园,成了许多现代人向往的生活环境。无独有偶,在100多年前美国的诗人梭罗写了一本题为《瓦尔登湖》的散文随笔,里面的湖光山色美不胜收,现在,就让我们走出烦嚣的都市,跟随着梭罗走进瓦尔登湖,感受那妙不可言的美吧。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亨利•梭罗(1817——1862),美国的作家、诗人、哲学家,毕业于哈佛大学。他受爱默生思想的影响,选择了积极的政治生活。1845年,28岁的他单身只影在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过了两年多的自耕自食的生活。《瓦尔登湖》是他对两年林中生活所见所思所悟的记录。

(三)学习生字词:
1、  字音
深邃 (suì)             葱(cōng)郁         俯瞰(fǔ  kàn)      黛(dài )绿   
渲染(xuàn  rǎn)        调(tiáo)和         模样(mú  yàng)       一泓(hóng )   
菖蒲(chāng  pǔ)        熠熠(yì yì)        黄澄澄 (dēng dēng)

2、  词义
湛蓝:深蓝(多用来形容天空、湖海等)。
上溯:从现在往上推(过去的年代)。
嬉戏:游戏。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如许:如此这样。
罕有其匹:很少有与它相当的。

(四)自主、合作探究:
1、  作者是怎样写湖水的颜色变幻的?
2、  为什么“近岸的湖水呈现一片鲜嫩的碧绿”?这说明了什么?
3、  作者在文中说:“在我所见过的特异之物中,或许瓦尔登湖最为奇崛,它一直坚持着自身的纯洁。”结合课文说说瓦尔登湖是如何“坚持着自身的纯洁”的?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的?
4、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五)分析、明确:
1、  根据课文内容,给课文划分层次,并归纳每层的大意。
明确: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瓦尔登湖的面积、周围环境及湖水的特点。
第二部分(2——5自然段),从不同的角度来描写湖水的奇幻的颜色和清澈纯净。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感叹世事更替,但湖水依旧清纯、碧绿。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