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

2019-03-01
6.阿q认为洋先生不准其革命,“再没有别的路”,你认为呢?提示:凭阿q当时的觉悟程度,他认为自己是无路可走的,实际上他也确实是无路可走。本来可以投奔真正的革命党,但按照他的觉悟,他不可能找到真正的革命党。7.赵家遭抢这两段话中用了六个“抬出了”,对于表现阿q此时的心情有怎样的效果?提示:强调阿q没有被邀请革命而表现的焦虑不安的心情,更体现他革命动机的低下,那就是想分点东西。8.阿q要告假洋鬼子“造反”的状,你对这一情节怎样理解?提示:一方面参加革命不成,就要报复,这表现了他思想的狭隘;另一方面,说明阿q的革命愿望也经不起考验,因为他对于革命的认识根本就不明确。四.  板书小结本章内容:

不准革命盘辫风潮挂银桃子吹牛皮决计投奔洋先生领教“哭丧棒”赵家遭抢革命不成 决计告状
不准别人盘辫
五.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

第六课时  分析赏读第九章并评论主旨一.              阅读第九章:1.    赵家遭抢了,未庄人为什么既“快意”又“恐慌”?提示:“快意”是因为未庄人平时虽说敬畏赵太爷,但作为被压迫者,心底里还是恨赵太爷这种压迫者,所以听说赵家遭抢,自然就“快意”;“恐慌”是因为对形势不了解,怕危及自己的财产和生命。2.    捉拿阿q竟然用那么多兵,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提示:揭露统治者的残暴与虚弱的本质。3.    “高明”一词通常是什么意思?这里怎么解释?提示:“高明”一般指见解、技能等的高超,这里作者是一种创造性的用法,意思是高大明亮。也就是说土谷祠并没有比大牢更好。4.    阿q在“民国”的公堂上行下跪之礼,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提示:阿q的下跪,表明他身上的奴性根深蒂固。见到官就下跪,这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者对人民驯服的结果,背后的实质是对国民人格的污辱,但国民长期如此,就像阿q一样,觉得某人有来头,就自然下跪。作者描写这一情节,一方面是揭露统治者的愚民政策,另一方面是批评国民的奴性人格。5.    阿q“画圆圈”这样的细节描写,表现了阿q什么性格?提示:表现阿q的死爱面子,死到临头还不觉悟。6.    小说中前后共有几次写阿q“睡着了”?说说其言外之意。提示:大概有五六次,这不仅是写他生理上的睡着了,也暗写他的麻木不仁。作者忧虑国民在铁屋子里沉睡不醒,又希望他们惊醒。7.    死到临头的阿q,精神上还那么“泰然”,对此你有什么想法?提示:表明阿q精神麻木不仁到了极点。8.    “狼”在文中有何象征意义?提示:“狼”象征着那些麻木的看客,不仅充当看客,也充当统治者刽子手的帮凶,一起来吃掉阿q。9.    “他们便渐渐的都发生了遗老的气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提示:万变不离其宗,顽固的封建阶级本性不变,得了“银桃子”比作“顶子”“翰林”,失了辫子如丧考妣,终于还是迷恋封建王朝的“遗老”。10.独写一段未庄人对阿q被枪毙的态度来结束本文,它隐含作者的什么用意。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