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第一课时)教案

2019-02-16

3.讨论法。讨论文中的关键内容及李密散文的艺术特色。
4.比较法。通过对本文与《出师表》等相似文章的比较,深入了解本文的特点。
●教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2.熟读课文,积累字词。
3.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封建社会之所以能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究其原因与它的“忠”“孝”思想不无关系,因此流传下来的有关“忠”“孝”的文章也很多,而这些文章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人们常说的“忠则《出师》,孝则《陈情》”这两篇千古佳作。我们已经在初中学习了《出师表》,领略了诸葛亮的忠君思想。今天我们来学这篇被人誉为美文的《陈情表》,感受李密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
二、解题
1.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李密(224~287),字令伯,又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人,晋初散文家。祖父李光曾为蜀国朱提太守。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年轻时师事名儒谯周。曾任蜀汉尚书郎,多次出使东吴,甚有才辩。蜀亡后,屏居乡里,以孝闻,累举不应。司马炎建立晋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诏书累下,郡县逼迫。李密作为亡蜀之臣,心存疑虑,进退两难。若辞不赴命,必引起皇帝猜疑,受到怪罪;若赴命任职,又非李密的本意,于是以“乌鸟私情”,祖母“供养无主”为由,写了此表。文章选自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
2.文体介绍
表:又称“奏议”,是古代臣属给帝王所上的陈述己见的文书。本文是作者李密向晋武帝陈述实情的文章。
(解说:学习本文首先应让学生了解“表”这种文体,使学生知道作者李密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作此文的,又是写给什么人的,进而使他们理解作者的写作苦衷,达到领悟课文思想感情的目的。)
三、重、难点解决过程
1.听读。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注意体会文章的节奏感和文中抒发的感情。
2.诵读。再放录音,学生跟随录音读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句间停顿,读出关键词的韵味。
3.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出示投影: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险衅(xìn)      闵凶(mǐn)   门衰祚薄(zuò)
期功(jī)       强近之亲(qiǎnɡ) 应门(yìnɡ)
茕茕孑立(qiónɡ qiónɡ jié) 床蓐(rù)    猥以微贱(wěi)
陨首(yǔn)      逋慢(bū)    优渥(wò)
拔擢(zhuó)      盘桓(huán)   矜育(jīn)
(2)掌握下列词语的意义。
①臣以险衅:因。
舅夺母志:强行改变。
躬亲:亲自去做。
至于:直到。
终鲜:终究没有。
臣侍汤药:侍,侍奉,服侍;汤药,名词作动词,吃汤药。
上报奉诏:上报,即报上,报答皇上;奉,恭敬地接受。
奔驰:奔赴上任。
臣之进退:之,主谓之间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进,就职;退,辞职养亲。
不矜名节:注重。
至微至陋:微,身份卑微;陋,见识浅陋。
更相为命:活命,生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