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出门远行》必修三

2017-07-0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要分析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①要分析出人物行动的理由;②要分析人物心理变化的原因;③要分析人物的内心本质。只有分析出人物灵魂深处的内心世界,人物才有生命,才能活起来,才能有真实感。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要分析出环境描写对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也有二点值得注意:①要分析出特定色彩的环境。我们要看到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刻画人物性格服务,这样才能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②要分析出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协调一致。通过环境描写,或多或少、或明或暗、或直接或间接地暗示人物性格,读者从环境描写中能窥测到人物性格的端倪。

三、体裁知识

短篇小说和小小说的特点在“短”。短篇小说一般几千字,容量小,情节简单,人物少。茅盾在《关于短篇小说的谈话》中说:“一般地说,短篇只截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断或横断面来显示生活的意义。它往往只有一个主人公,一条线索,往往只写几个小时或几天之内集中发生的事,但应该使读者看了以后可以联想到更远更多的事。”例如《麦琪的礼物》,就是截取圣诞节夫妇互赠礼物的生活片断,表现了“爱”的伟大和圣洁。有的短篇小说,把一个人的大半生或一生中的一些生活片断连缀起来,构成一个故事。郑振铎说:“短篇小说确是一幅虽短小而又完美的山水画,不能再添一笔,也不能再缩小一点的。它又像古拙的盆松,虽矮小而有凌霄的气概,决不能也不必再用什么手段把它增高增大的。”引自承仁义主编《学海飞鹏·郑振铎笔下的人力车夫》。

比短篇小说还“短”的,是小小说。一般是几百字,多则一两千字,不过是一两个人物和瞬息场景的扫描。如《“诺曼底”号遇难记》,写“诺曼底”号哈尔威船长在一次猝不及防的海难关头,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忘我救人,在死亡面前,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英雄形象。茅盾对小小说作过概括:“其一,小小说的故事极为简单,有的乃至竟可以没有故事,而只有人物在一定场合中的片断行动。其二,可是这样的‘镜头’却勾勒出人物的风采及其精神世界。”引自《短篇小说的丰收和创作上的几个问题》,《茅盾文艺评论集》。

美文品读

半夜了,天空滴着露水。在田野里,它滴在拔节生长的高粱棵上,在土墙周围,它滴在发红裂缝的枣儿上,在宽大的场院里,滴在年轻力壮的芒种身上和躺在他身边的大青石碌碡上。

这时候,春儿躺在自己家里炕头上,睡的很香甜,并不知道在这样夜深,会有人想念她。她也听不见身边的姐姐长久的翻身,和梦里的热情的喃喃。养在窗外葫芦架上的一只嫩绿的蝈蝈儿,吸饱了露水,叫的正高兴;葫芦沉重的下垂,遍体生着像婴儿嫩皮上的茸毛,露水穿过茸毛滴落。架上面,一朵宽大的白花,挺着长长的箭,向着天空开放了。蝈蝈儿叫着,慢慢爬到那里去。

[教材实例探究]

小说结尾写道:‘于是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地奔跑起来。’这让我们想起《小马过河》这则寓言,这篇小说也可以看作一篇有关人生之河的寓言,其中的深浅要靠自己的双脚勇敢地去尝试。

把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出门经历和从中得到的启示写下来。文体不限。

解析:课文所讲的“我”的第一次出门经历是一次人生的教育,作者并没有在失败面前被吓倒,而是充满了希望。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