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山亭记

2017-04-03
文题解读
    《道山亭记》是熙宁十年(1077)作者受程师孟之请,于明州所作的一篇名作,在当时传诵甚广,道山亭亦因此文而传名千古,至今犹存。道山亭在福州城内乌石山天车台左,熙宁元年(1068)郡守程师孟所建。登亭远眺,海门景色,尽纳眼中;鸟瞰墟市,万家楼阁,悉入足下。
走近作者
    曾巩(1019—1083年),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人,生于仕宦之家。宋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授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司法参军。不久,入京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熙宁初(1068),任《英宗实录》检讨官,后出为越州(今浙江绍兴)通判,历任齐州(今山东济南市)、襄州(今湖北襄樊市)、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知州,皆有善政。
背景纵览
    熙宁十年(1077)春,曾巩授直龙图阁,移知福州。他的前任程师孟请他为道山亭作记,他就从山水环境、人文氛围和居民安乐入手,写了一篇记以展现程师孟治郡的种种业绩,并表达了对程师孟“抗其思于埃壒之外”的敬佩之情。这篇记就是《道山亭记》。
字词梳理
1.字音
阸(ài)      逆坂(bǎn)    缘 (gēng)     踬(zhì)    蟉糅(liù róu)
破溺(nì)    鼎(dǐng)     嵚崟(qīn yīn)  埃壒(ài)   桀木(jié)
相矜(jīn)   簟席(diàn)   潮汐(xī)
2.多音字
         
3.形近字
              
4.词义
隶:隶
属阸:阻隔
缘 :顺着绳子(往上爬)。 ,粗绳
负戴者:背负、头顶着东西的人
踬:跌倒
衡缩蟉糅:水势曲折奔流。衡缩,纵横交错。蟉,曲折
蚓结:(如)蚯蚓一般盘结
虫镂:图案反复的雕刻,形容水流曲折多变
破溺:船破溺水
处:安置
陿:狭
长江:指闽江,又名建江,流经福州,东流入海
嵚崟:山势高耸的样子
属:集中,聚集
埃壒:尘埃、尘世
桀木:大树
矜:夸耀
宫:指寺庙、道观
瑰诡:奇伟怪异
簟席:竹席
岁满:任期届满
更:改任
5.通假字
自粤之太末      “粤”通“越”
其城之内外皆涂  “涂”通“途”,路途
6.一词多义


7.词类活用
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  名词作状语,像钩一样弯曲
其状若蚓结,若虫镂  名词作状语,像蚯蚓一样;像虫子一样
8.古今异义
至秦,开其地,列于中国
    古义:我国上古华夏族各朝建都于黄河流域,以为居天下中心地带,有别于四方蛮夷戎狄,凡华夏族统辖区域都称“中国”。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