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人物形象之研究》教学设计


学生1:我认为电视剧的改编比较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屏幕展示电视剧王熙凤死时片段。)这个改编将她的曲子中的“叹人世,终难定”很好地体现出来。
学生2:书中一直强调王熙凤与王夫人关系密切,把持贾府大局,这引起正统婆婆刑夫人的强烈不满,甚至曾当众人之面让王熙凤难堪,所以当王熙凤最有力的保护伞贾母死后,一直对她心存不满的贾琏和刑夫人之流很有可能把她休掉,而且按照封建社会的七出休妻标准,王熙凤也是当之无愧的,所以我认为王熙凤很有可能最后被休掉,无比狼狈地离开贾府,回去面对王仁的冷眼辱骂郁郁而终。她的判词中有“一从二令三人木”,人木即休。
学生3:我认为王熙凤最后很可能是羞愤病亡,长期的劳心劳力使她的身体很孱弱,而心高气傲的个性又使她不能好好地延医用药,大抄家不仅使贾府深受打击,更使王熙凤遭到没顶之灾,多年积蓄丧失尽净,诸多丑行也公布于众,这不仅给那些平日怨恨她的人落了口舌,就连那些袒护她的上层人物也对她有所不满,所以贾母的丧事才会办得如此不成体统,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本已强撑病体的凤辣子如何再在贾府立足呢?只能羞愤交加地一命呜呼。
学生4:我认为王熙凤最终的归宿应和贾怜琏密切相关,贾琏对王熙凤是越来越不满,尤其是尤二姐死后,面对王熙凤的冷酷无情,曾恨恨地发誓:“我忽略了,终久对出来,我替你报仇。”即使对王熙凤的死党平儿,贾琏也毫无顾忌地不止一次说:“你不用怕他,等我性子上来,把这醋罐打个稀烂,他才认得我呢!……”“……多早晚都死在我手里!”当贾府的老祖宗在世的时候,这些话贾琏只敢说说,然而当王熙凤失去了保护伞,贾琏又会如何呢?对于病重的王熙凤贾琏又哪有一丝怜惜之心?所以我想失势的王熙凤很可能被贾琏冷落虐待至死。
学生5:书中的王熙凤还是个双手沾满血腥的刽子手,她依仗家世肆意弄权,残害了一条又一条无辜的生命,对于被残害人及家属书中似乎轻描淡写,并没有多加交代,但我们不难理解,对于当时的王熙凤他们肯定是敢怒不敢言,所以无须多做交代,然而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倒台后的贾家就连那些奴才都趁势弄鬼,更不要说这些与贾家有血海深仇的人,所以贾赦的罪状一桩桩一件件被披露,并因而获罪,那么王熙凤呢?何况还有那作为铁证的两箱房地契和一箱借票。何以她就可以逃脱法网?因而我认为王熙凤很可能是被官府缉拿法办。
老师: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看来一千个读者同样有着一千个王熙凤的结局,但曹雪芹安排的结局可能成了现在我们永远也解不开的迷。其他同学可能还有自己的结局,但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课上我们只能请这几位同学发表他们的意见,其他同学请将你心目中的结局发到论坛中,让大家课后去欣赏讨论。
老师总结:
老师:《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打开《红楼梦》,曹雪芹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我们这样一节研究性学习课当然无法了解曹雪芹的本意,我们只是通过王熙凤这样一个小孔,来窥视其一点皮毛的皮毛。《红楼梦》这个广阔的世界,还需要我们以后再向更深更广处摸索,希望大家能利用这节课上所学会的方法,去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希望有一天我们当中某一个人能解开这个红楼梦。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许多同学认真搜索资料,在整理消化的同时还能提出许多很有质量的问题,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向别人去求助,以此来完成对知识的学习,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相信这种学习方法必将会给大家更多的帮助。谢谢大家!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