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2


三.整体感知
1.放录音,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听出节奏,听出感情基调。
消极情绪寓于积极豪迈之中
2.学生朗读或默读课文,圈点难字生词,结合注释理解。
解释下列加点词
⑴我欲因之梦吴越:代神游天姥山的愿望   ⑵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惊,
⑶虎鼓瑟兮风为马:演奏                 ⑷失向来之烟霞:代神异的景象
⑸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低头;服侍       (6)势拔五岳掩赤城:超过
⑺烟涛微茫信难求:的确、确实
3.学生进一步朗读,勾画过渡性语句,理清思路。
⑴从全诗看,哪些是写实,哪些是写虚(梦)?
入梦缘由(现实)→梦境路线(梦中)→梦中仙境(梦中)→梦醒留别(现实)
    ⑵梦中仙境写了哪些图景?
     月夜-剡溪清幽;白昼-山中壮美;傍晚-洞外恐怖;夜晚-洞中仙乐。
4.理清本诗结构
一.入梦缘由   现实天姥 神奇雄峻
二.梦游幻境   梦到剡溪 清幽寂静
                 白天景象 壮美奇绝         
                 夜间景象 离奇险怪
                 神仙洞府 壮丽辉煌
                 梦境消失 无限留恋
三.抒情表态   蔑视权贵 反抗现实
四. 课时小结
这首诗作者用奇特的夸张描写了天姥山的雄姿,以主要的笔墨借助想像描绘了梦游天姥的情景,突出地展现了作者的浪漫主义风格。全诗通过梦境的描写反映了作者政治上的不得意和对权贵的不妥协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消极的避世态度。
五.作业布置
⑴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
⑵整理文言字词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