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2020-02-17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学习目标】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1)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2)了解、诗,词、歌、赋等各种不同的知识内容和形式,知道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名家作品;

(3)拓宽文化视野,提高赏析和运用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学习方法】(1)通过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日常积累,通过阅读,讨论,分析,评论了解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学发展特色。(2)通过阅读,观察,练习,欣赏,表演,评论,创作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

【学习重难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习方法】文史联系比较、情景创设等。【探究过程】一、《诗经》【学习探究】1、欣赏一段诗经名句引入。出自哪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美丽贤德的,正是我的好伴侣。)答列举熟悉的诗经句子。【学习探究】2:分析《诗经》的简单概况、特点和价值。概况:《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分为    、    、    三部分。          整理编定。特点:                                                                                                                                                      价值:奠定了                         基础,被后世奉为       (五经之一)。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二、《离骚》【学习探究】1、欣赏《离骚》名句,谁人所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答: 【学习探究】2、分析《离骚》概况、特点和价值概况:世界文化名人,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所作。屈原采用       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开创了诗歌新体裁──“    ”,又称“         ”。《离骚》是楚词代表作,抒情长诗。具有            风格特点:楚言楚地(楚辞体);句子参差不齐;浪漫主义色彩。价值:是抒情长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诗人把深厚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融于作品中,表达了人民的热爱。总结:《诗经》、楚辞在我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们的影响已突破文学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各个方面。清人赵翼《论诗》中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文学史上,人们常以“风”“骚”并举。“风”指《诗经》,“骚”指楚辞。三、汉赋(1)汉赋【学习探究】1、什么是赋,有什么特点?著名的佳作是什么?概念:                                                                        特点:                                                                                                                                                  佳作:司马相如的《          》和《             》——补充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和子虚乌有成语的来源 ,张衡的《          》四、唐诗【学习探究】1、在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当数——唐朝。其原因是什么?2、成就:(列举代表人物)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学习探究】3.名句欣赏。学生各说一句,表达作者什么感情或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背景。4、价值:黄金、辉煌、灿烂,源源流长。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五、宋词【学习探究】1、宋词繁荣原因:2、成就:(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婉约派:                                           豪放派:                    不仅是大诗人,而留下了很多的词篇,其词作品既有豪放的佳作,也有婉约的名篇。3、名句欣赏学生背诵4、特点:                                                                         六、元曲。【学习探究】1、什么是元曲?特点?成就最高的是?七、明清小说【学习探究】1、下列是介绍明清小说的文字,请列举其作品:以描写农民起义为题材,反映人民的反抗斗争                      以讽刺的手法揭露科举制                        以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和贵族家庭的盛衰,批判封建社会                     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人民的斗争精神: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                                借写妖魔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                                   1、  特点:                                                                                                                                                 2、  产生的背景:【基础测评】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是四部著作的书影图片以及一段诗句,回答1~3题 ①          ②         ③         ④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1.成书于春秋末年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书影图片③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地位,恰当的表述是 a.代表了古代中国浪漫主义的文学流派  b.以讲究词藻华丽而著称 c.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     d.代表了古代中国现实主义的文学流派 3.将书影图片④与③相比,结合一段诗句,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特点之一是: a.以四言为主  b.半诗半文的综合性  c.句式长短不一  d.适应市井生活 4.上列书影图片所反映的作品,被奉为儒家经典或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④ 5.下列与古代中国文学体裁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b.赋是在战国后期出现的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c.词是出现于唐代的句子长短不齐的诗歌 d.元朝时,汉族文人经常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 6.唐朝诗歌繁荣最重要的原因是 a.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  b.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 c.社会政治黑暗专制    d.社会动荡不安 7.因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而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的唐代诗人最有可能是 a.王维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8.下列宋朝著名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是 ①李清照②苏轼③柳永④辛弃疾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9.“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词的风格上看,该词属于 a.婉约派  b.田园派  c.豪放派  d.花间派 10.下页右图是对古代某文学家的精神描写,他写了大量具有豪放风格的词作,推测其人应当是a.关汉卿  b.苏东坡  c.辛弃疾  d.岑参 11.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小说出现于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12.明清时期,“土工商贾虽然同,各务营生不辞倦”,人们对商人地位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对文学的最大影响是 a.志怪作品的出现  b.散曲创作的繁荣  c.小说创作的发展  d.诗歌创作的繁荣 13.产生上述那种认识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领域新现象的出现b.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c.民族矛盾的激化d.早期启蒙思想的推动14.《儒林外史》是我国明清时优秀的 a.历史小说  b.神魔小说  c.世情小说  d.讽刺小说 15.揭示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真实的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巩固总结】先归纳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几种文学形式的主要特点和成就,再要求学生将本课内容概括为“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一览表”(应包括历史时期、文学体裁及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等)。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