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导学案】

2018-12-22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导学案】
◎汉字与书法艺术
(一)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1、填空【a】汉字演变的基本脉络:汉字按        、      、           、
         、        的脉络演变发展,至今已有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
2、演变的总趋势:              ;汉字字形字体逐步          。
【资料阅读】仓颉造字:

【合作探究】1:古书上普遍记载的这个传说可信吗?【b】

(二)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1填空【a】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是自发阶段, 进入自觉阶段。由 衍生出来的楷书、行书、草书,通过众多书法家的努力实践,臻于成熟。
2、【合作探究】2:中国书法艺术有何特点?【c】

3、书法的三种形体:
 发展与特点 代表人物和作品
楷书 发展:魏晋有定鼎之功、唐代步入盛世。
特点:笔画详备,结体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是实用功能很强的书体。 魏晋:钟繇、王羲之
唐代:欧阳询(欧体)
颜真卿(颜体)
柳公权(柳体)
草书 发展:成熟于魏晋
特点:笔画简约,勾连不断,任情纵性,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
唐朝:张旭、怀素
行书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它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
唐朝:颜真卿
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
明朝:文征明

三、笔墨丹青中国画
列举中国古代绘画发展演变的过程、阶段特征、代表作。【b】
(1)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

(2)夏商周三代至战国的绘画:

(3)秦汉时期:

(4)(4)魏晋南北朝时期

(5)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艺术,

(6)两宋时期:

(7)元明清时期:

【合作探究】4:绘画艺术和当时社会有没有关系?能不能举例说明?【c】
◎京剧的出现
1、京剧的演变过程:【b】

2、京剧形成原因:【b】

3、京剧的特点:【b】

4、京剧的发展过程简述:【b】

拓宽视野:

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
须生(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口戴胡子(髯口),因性格与身份的不同,可分为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把老生(如扮演武将),衰派老生(如扮演穷困潦倒之人等)。
红生:为勾红脸的须生,如扮演关羽、赵匡胤等。
小生:指演剧中的翎子生(带雉翎的大将,王侯等),纱帽生(官生)、扇子生(书生)、穷生(穷酸文人)等。
武生:为戏中的武打角色,穿厚底靴的叫长靠(墩子)武生,穿薄底靴的称短打(撇子)武生。

分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
青衣:以唱为主,扮演贤妻良母型角色。
花旦:亦叫花衫,以服装花艳为特色,以演皇后、公主、贵夫人、女将、小贩、村姑等角色为主。
武旦、刀马旦:为演武功见长的女性。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