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绘本《喵呜》

2019-12-19

活动目标:

1、通过提问、讨论、故事表演等多种形式,运用多感官理解故事内容及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

2、尝试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讲述故事,猜想故事的发展,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感受本书天真有趣、温馨诙谐的风格,享受阅读图画书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理解故事内容和角色的心理变化。

难点:能够大胆地在集体面前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准备:

物质:

1、利用图画书画面、录音等制作的课件

2、用报纸做成的小棍1根、老鼠老师头饰1个、有猫头像的黑板。

3、图画书《喵呜》25本、夹子25个。

经验:

1、事先了解幼儿对猫和老鼠的已有认识、经验;

2、幼儿已有的阅读图画书,观察画面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封底,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1、出示图画书《喵呜》

t:又到了和小朋友们分享图画书的时间,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这本书······(教师说着出示图画书)

2、观察封面,猜测故事内容

t:仔细看看封面,猜猜这本图画书会为我们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

幼儿观察封面后猜想故事内容的可能性,当有幼儿讲到两只老鼠或者猫只有半个脸时,将封底和封面一起展开。若没有幼儿提及则教师边说“大肥猫或大猫(根据幼儿刚才的回答起名)怎么只有一半的脸,是不是只有两只老鼠呢!”边将封面和封底一起展开。

t:原来这本图画书是关于三只小老鼠和一只大肥猫的故事。

t:看来,这本图画书的作者很会制造惊喜哦,让我们一起到书里看看是不是有更多惊喜等着我们吧!

二、师幼共同阅读,理解故事前半部分

(一)阅读“大肥猫出现之前”的故事内容

1、画面一:“上课”

播放课件中相应画面,重点观察黑板上猫的头像,鼓励幼儿猜测并大胆尝试到黑板前拿着小棍模仿老师上课,同时引导幼儿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画面二:“上课时特别的三只小老鼠”

t:(播放课件中相应画面)老师在上课,小老鼠们听得认真极了。不过·····哎哎哎······有三只小老鼠在那里“吱吱吱”、“吱吱吱”地聊天,老师的话一句也没有听进去(说的时候放慢速度,着重强调)。

3、画面三:“三只小老鼠发现下课了”

t:(播放课件中相应画面)过了好半天,三只小老鼠才发现大家都不见了。他们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播放三只老鼠对话的录音)原来他们商量着要去摘桃子呢。

(二)阅读关于“大肥猫第一次喵呜”的故事内容

1、画面四:“大肥猫出现”

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在集体面前表现大肥猫出现时的动作、表情、语言等。

教师播放课件中故事画面和录音,带领幼儿全体幼儿学一学大肥猫第一次说“喵呜”的样子。

2、画面五:“三只小老鼠的反应”

t:他们害怕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说出自己的看法并分析理由。

t:三只小老鼠缩成一团,小声嘀咕开了,听听他们在嘀咕什么。(播放课件中三只老鼠讨论的画面和录音)

3、画面六:“小老鼠和大肥猫对话”

教师利用课件中画面和录音为幼儿展现小老鼠和大肥猫的第一段对话。帮助幼儿理解“羞红”并尝试分析大肥猫羞红脸的原因。

教师利用课件中画面和录音为幼儿展现小老鼠和大肥猫的第二段对话。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猜测和推断大肥猫是否会答应去摘桃子以及他的想法。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