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技巧:看清题目,明确指向
整体把握,上下推导 (板书:明确指向,上下推导)
斟词酌句,表达完整 我们在审题的时候,首先要看清题目有几问,分别问了什么,有无特殊要求。例:2006年中考卷的20题,这里显然是两问,问蒋氏的两次“戚”和作者的两次“悲”的原因;特殊要求是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要求看清后,我们再结合语境,到上下文中寻找答案,经过搜索,我们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最后我们再把答案稍作整理,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即可。师:问言文四大中考题型我们已攻克了三类,剩下最后一类我们一起再来研究研究,看能不能一举攻破?生10:注重平时积累,同时结合课文,增加课外积累。师:确实,要做好拓展延伸题,应以课文为范例,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联想,由此及彼,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巧妙迁移运用学过的知识。(投影展示)
(4)拓展延伸答题技巧: 通读材料,整体感知; (板书:迁移拓展,灵活运用)迁移拓展,灵活运用。师:讨论完四类题型的解题技巧,我看同学们都有点跃跃欲试了。下面我们就来练练兵, 请同学们根据中考题型就《出师表》出一套题 。(教师分发资料,学生动笔出题,教师巡回了解情况。)
(8分钟后)师:大家完成得差不多了吧?请把你的作业放到展台上。(投影一生作业,师生共同点评。学生作业见附录)2、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用自己的智慧栽种了一棵知识之树,还要把这种方法带到今后的学习中去,让它们长成一片森林,我们的大脑将会更加充实、心灵将不再荒芜。
附: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①病笃,召亮于成都。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②,必能安国,终定大事③。若嗣子④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⑤。”亮涕泣曰:“臣敢⑥竭股肱⑦之力,效⑧忠贞之节,继之以死⑨!”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⑩之如父。”(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永安]即白帝城。②[曹丕]曹操之子。③[大事]此指灭魏灭吴,统一中国。④[嗣子]此子刘禅。嗣:继承。⑤[自取]自己取而代之。⑥[敢]谦词。有冒昧的意思。⑦[股肱ɡōnɡ]比喻辅佐之臣。⑧[效]献出,呈献。⑨[继之以死]即一直到死。⑩[事]侍奉。
附:学生出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② 由是感激( )
③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④ 后值倾覆( )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 你最欣赏诸葛亮哪一个特点?结合课内外阅读所了解的诸葛亮事迹说说理由。 4.课外阅读能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加深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乙]段具体说明了[甲]段中的哪一句?请把该句子抄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