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土火燃情——瓷器

第6课  土火燃情——瓷器
教材分析
         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在本课中,通过介绍瓷器的产生及发展过程,使学生了解中国瓷器的发展梗概,知道工艺技术和装饰艺术方面的特色及其对世界陶瓷的影响。
         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掌握我国制瓷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中其产品的工艺水平、造型及装饰的特征。了解各地窑场产品的材质及烧制工艺、艺术成就,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本课重点应在宋代,以宋代为中心,上溯至汉代下延至明清。教学宜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
         要在教学中渗透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让学生知道中国的瓷器是1000多年来,制瓷工人和艺术家集体合作的结晶。唐、宋、元、明、清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优秀作品,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永远闪烁着不灭的光辉。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
         2.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各地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学会欣赏陶瓷艺术。
         3.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瓷器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是劳动人民长期辛勤劳作的结晶。从而使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能发扬光大。
         教学重点
         1.中国瓷器的产生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2.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
         3。几大名窑的产品特征。
         4.珍爱我们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提问:
         1.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
         2.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及纹饰特征是什么?
         放映幻灯或录像(贯耳瓶)。
         提问;这是陶器吗?应是什么器物?
         回答:不是。是瓷器。
  讲授新课:
         板书;第二讲瓷器
         一、瓷器与陶器的关系
         陶与瓷有下列区别。
         1.烧制的原材料不同。陶器烧制的原料是黏土和沙土,瓷器烧制的原料为高岭土、石英、长石等矿物原料。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