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长也会有烦恼的原因
进入青春期后,我们的自我意识增强,开始独立行事,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从而产生了亲子矛盾,这些矛盾困扰着我们,带来烦恼。
2.小时候,我们与父母之间很少有矛盾。长大了,为什么我们同父母经常发生冲突呢?
小时候,我们对父母依附、崇拜。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独立行事,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而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总是长不大的孩子,没有生活经验,没有丰富的阅历,却有自己的主意。父母责怪我们越来越不服从管教,我们觉得父母越来越唠叨和罗嗦,于是就产生了矛盾。
3.比较我们与父母的差异,探讨造成两代人隔阂的原因。
父 母
我 们
造成隔阂的原因
生理上
完全成熟
基本成熟
我们与父母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社会地位不相同,对社会规范的熟悉程度也不相同,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难免产生较大差异,也就产生了隔阂。
心理上
基本成熟,心理素质比较稳定
尚未完全成熟,容易走向极端
阅历上
见多识广,阅历丰富
缺乏生活经验
知识上
比较多
比较少
思想方法上
能够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往往片面地、孤立地看问题
行为方式上
目标专注,行为持久
好幻想,行为短暂而多变
社会角色上
多重角色,多重责任
扮演的社会角色少,承担责任少
4.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代沟的实质是什么?
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5、为什么说“严也是一种爱”?
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也反映出父母对于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
6、逆反心理是怎么产生的?逆反心理都有哪些表现?
代沟往往导致两代人在某些问题上产生分歧。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常常产生反感,即产生逆反心理。
具体表现为: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不可。
7.逆反心理好吗?(如何正确看待逆反心理?)
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说是错的,有的反抗不无道理。我们的父母不是圣人,他们的观念有时滞后;在家庭教育方面,他们也难免有误区。与父母平等交往,有助于帮助父母更新观念,走出家教的误区,也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8.逆反心理的危害有哪些危害?极端的逆反心理有哪些危害?我们该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