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期中复习 第1课时 第四单元 分清是非(11---13课)
课 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基础知识,掌握重点知识;能力目标:追求公平、维护正义;明辨是非,面对诱惑学会说“不”;培养高雅情趣,做有教养的现代人。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公平正义的意义,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认识高雅情趣的意义。
重点1、未成年人怎样做到见义智为
难点1、未成年人为什么做到见义智为?2、怎样面对不良诱惑、不良嗜好?2、情趣的影响
教法及教具归纳、讨论 、练习 投影仪、胶片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
活动 一、重点知识梳理:测试1.正义的基本要求有哪些?一是不要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二是面对不良社会现象,要勇敢的加以制止。结论:维护正义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测试2.怎样维护正义?(具有正义感的人应具有的品质)(1)维护正义,要有一颗同情心;(2)维护正义,要勇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做斗争 。测试3.未成年人维护正义为什么(怎样)既要做到见义勇为,又要做到见义智为?(1)匡扶正义,是我们良知的体现;(2)但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由于身体尚未发育成熟,在面对直接危险时,就应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帮助,具体方法可采取 :拨打110、在安全的情况下大声呼救、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等;(3)在惩治邪恶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既要做到见义勇为,又要做到见义智为。测试4.为人正直的具体表现(怎样做正直的人?)
(1)为人正直的人,也是诚实的人
(2)为人正直,不会因为一己之利而丢掉做人的尊严
(3)为人正直,能以国家和民族的大义为重,因而能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脊梁。。测试5.怎样正确认识从众心理?(1)从众心理影响着我们判断和发展。一方面,从众心理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和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等缺点;另一方面,从众心理又有可能抑制我们的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缺乏主见。(2)我们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 ,不固步自封;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不迷信、不盲从。
思考回答
举例说明
生活中维护正义的表现?
思考回答
中学生应怎样做到见义智为?
记忆,运用
记忆,理解,运用
注意关键词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
活动
测试6.青少年杜绝的不良嗜好、不良诱惑有哪些?(1)不良嗜好:吸烟、酗酒、网络成瘾症(2)不良诱惑:吸毒、赌博、黄毒、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