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懂得人格平等的涵义;理解平等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能够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管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差异和不平等,培养认识社会,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人人具有天赋的平等权利,人与人之间的歧视与压迫是不公正不合理的,而不尊重他人、歧视他人是不道德的;树立人格平等的观念,培养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意识和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人格的平等以及做到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模拟情境、启发、引导、创设情境、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故事导课
活动目的:使学生明白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应受到同等的尊重。
已故美国总统林肯有一次外出,路边有一个身穿破衣烂衫的黑人老乞丐对其行鞠躬礼。林肯总统一丝不苟地脱帽对其回礼。随员对总统的举止表示不解。林肯总统说:“即使是一个乞丐,我也不愿意他认为我是一个不懂礼貌的人。”因为无论贵为总统或是贱如乞丐,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
有人说“皇帝和鞋匠的灵魂都是用同样的模型塑造的”,结合这个故事,说说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正因为平等是如此的可贵,所以,为了实现和维护平等,人们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斗争和不懈努力。
●朗诵
出示马丁.路德.金恩的 《我有一个梦想》,选择其中一段请学生朗诵,体会黑人追求自由、平等的情感。使学生明白平等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之一。
●假如社会失去平等……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上的不平等制度及其危害,人类追求平等的努力和斗争,懂得平等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请学生设想假如整个社会不能保障平等,人们缺乏人格平等观念,社会将会怎样?然而以恰当的方式呈现教科书的材料及补充材料。
组织学生讨论:世界上这些不平等制度和歧视造成了什么危害?你如何评价人们争取平等的努力和斗争?
老师归纳:今天,平等已经是全世界公认的共同价值,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从多方促进社会平等,保障人民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出示“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的图片)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事先布置学生收集关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事例或法律条文。
●小甲的疑问
活动目的:使学生弄清楚“人生而平等”和人作为不同个体间的贫富、生理、名誉、地位等差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人生而平等”主要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上。
社会上有的同学出身富贵,有的同学却生活拮据,有的人体力超群,有的却体弱多病,有的出生在首都北京,有的人却出生在偏僻的小山村,人与人之间的差别那么大,为什么老师还会说,人生而就是平等的呢?
你能帮助小甲回答这个问题吗?
学生发言,老师归纳总结。
●明星与女工的故事
美国著名的电影明星克鲁斯有一天在独自游玩途中,汽车突然出了问题,没有办法,他只好将车开到检修站。负责为汽车检修的是一个女工。只见女工二话没说就开始了她的工作,她熟练灵巧的双手和俊美的面容一下子吸引了克鲁斯,但是克鲁斯很奇怪,整个纽约都知道大名鼎鼎的他,为什么这位姑娘却没有表现出他想象中的那种惊奇的兴奋。他主动地和女工搭讪:“小姐,您喜欢看电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