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 礼仪展风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礼仪的基本要求和意义。
2、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和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3、了解少数民族的礼仪风俗,培养尊重民族风俗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礼仪?
2、讲究礼仪有什么意义?
(三)教学难点
1、握手、待客、接听电话等有哪些相应的礼仪要求?
2、你是怎么样看待中华民族传统的礼仪习俗的?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升旗仪式:三万多人参加的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课件图片演示)
2、说文解字:(课件说明)
什么是礼仪?她是怎样产生的?
礼仪属于道德范畴,是礼节与仪式的总称。
从广义上讲,是指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
从狭义上讲,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民族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时代潮流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为人们所认同并遵守,由思想所支配的外在表现的行为准则、规范和形式的总和。
二、讲授新课
(一)因礼仪而优雅
1、小组讨论:在学校活动中,哪些礼仪最能体现我们同学的风采?(课件说明)
学校运动会时运动员们的飒爽英姿;上课前跟老师鞠躬行礼;同学见面主动问好;劳动时主动帮女生干重活;同学间互相谦让;集会或整队行进时全体同学的队列队形等。
2、学生个人应注意的礼仪:(课件图片演示)
(1)个人的仪容、仪表:
(2)坐、立、行等的姿态:(学生表演)
a、正确的坐姿(坐如钟)
上体直挺,不能弯曲驼背,也不能趴在桌子上,上体与桌椅保持一拳左右的距离;双膝并拢,不可两腿分开;双脚自然垂地,不应高高翘起;双手应该掌心向下相叠或放在膝盖上。
b、正确的站姿
人的脊椎呈自然垂直状态:身体中心应置于双足的后部;双膝并拢,直腰挺胸抬头;双肩自然垂放在身体两侧。
c、正确的步态
两眼平示前方,上体正直,挺胸、收腹、直腰;身体重心在足部中央,不可偏斜;迈步时重心移至足前部,腰部以上至肩部尽量减少动作,保持平稳;双臂靠近身体,随步伐自然前后摆动;行走路线尽可能保持平直,步幅适中。
3、归纳小结一:
(1)如何正确理解礼仪?(板书)
(2)个人礼仪有哪些基本要求?(板书)
(3)讲礼仪、按礼仪要求去做有何意义?(板书)
(二)社交礼仪abc
1、分组讨论:中国古人见面,有作揖的、跪拜的;西方人见面,有接吻的、拥抱的。现代人见面,用得最多的是握手。根据自己的经验,探讨我们与不同的人见面时握手的礼节:(课件说明)
(1)与同学相见:先出手为敬。
(2)与长辈相见:待长辈先出手后才能相握,最好用双手相握。握手时上身略微前倾,头略低一些,面带笑容,注视长辈眼睛。
(3)与异性朋友相见:女子伸出手后,男子才能相握;女性无握手之意,男性不应伸手,而以点头示意。
2、与人交往的礼仪:(课件说明)
(1)与老师交往的礼仪:
如见到老师问好;进办公室要喊报告。
(2)与同学交往的礼仪:
如文明用语、互相尊重、宽容礼让、男女生间的交往礼仪。
3、思维碰撞:(课件说明)
(1)小茅的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p83
(2)对我们来说,基本的礼仪应该是怎样的?p83
(3)大学生的行为和择业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p84
4、我来当家(课件演示)
(1)在家庭中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