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八课第二框《合作!竞争!》片段--
——“在竞争中合作”片段--
古田五中 陈云华
一、对应课标内容
“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与沟通”部分:“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与活动,使学生认识什么是竞争中合作。
2.能力目标:通过活动锻炼同学之间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的能力,促成学生把握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的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促使学生尝试在竞争中愿意合作、善于合作、享受合作;并在学习如何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做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学习如何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如何处事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
四、教学资源
教材及媒体资源、课堂生成资源、实验操作器材等。
五、教学方法
实验活动探究法、讨论法、对比启发法、情境烘托法等。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片段教学
(趣味实验):在一个大玻璃瓶内装入4块巧克力,每块巧克力都系在一根线上,现有a、b两组同学(每组四人),每个被试者各执一线,要求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巧克力全部拉出瓶外,但瓶口较小,每次只能拉出一个。中间不能翻倒玻璃瓶,限时2分钟之内。哪组用时最短即为胜出者,当然胜出组与第一个从瓶子中取出巧克力的人都可获得战利品——巧克力。
a组上场准备
b组上场准备
在实验前请同学们先预测谁会赢得比赛,猜对的人等一下可获得小礼品。(让同学感到竞争无处不在)
生1:a组 生2:b组 生3:都失败 生4:……
开始实验
结果:a组败,(画笑脸)b组胜。(画哭脸)
教师由此活动自然地导入、讲授新课,设计问题让学生分析归纳实验背后隐藏的深刻道理。
问题(1)师:实验分a、b组,他们都想胜出;a、b组内部每人都想第一个拿出巧克力,这说明了什么?
生:a、b组间存在竞争,a、b组内部成员之间也有竞争。
(2)师:竞争的结果如何?
生:b组胜出,s君与y君也赢了一环节。
(3)师: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这是成功的一大秘诀,同样的实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结局:一胜一负。不论对成功者还是失败者都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和理由。下面全班分组讨论;
① b组胜出的秘诀有哪些?a组失败的教训是什么?
② 这个实验给你带来哪些启发?
师板书: (1)应体现“双赢”原则
在竞争中合作 (2)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3)要形成团队精神
生1:竞争中需要合作。竞争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达到更高目的的手段。在竞争中,合作的越好,力量就越强,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优秀的竞争者往往是理想的合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