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导学案

2023-09-05

故宫博物院导学案 篇1

  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      

  【学习目标】

  1、读课文,扎实记忆文中字词,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2、通过合作探究,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

  3、全力以赴,阳光展示,培养爱国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

  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

  【使用说明】

  1、 大声朗读课文两遍,充分预习:

  ① 边读边给生字、生词作记号。给段落标上序号。

  ② 再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按顺序主出故宫博物院的参观路线(注意:方位词)

  ③在此基础上总结本文的说明顺序有什么特点。

  2、 认真限时完成,规范书写;小组合作讨论,答疑解惑。

  【自学导航】

  一、检查预习:

  矗立(     )  鳌头(       ) 湛蓝(      ) 琉璃(       ) 鎏金(     )

  蟠龙(     ) 中轴线(     )金銮殿(      ) 击磬(       ) 玉玺(    )

  檀木(     )  攒(          ) 乾清宫(    )坤宁宫(     )  zhào (     )书

  肃穆(     ) 上谕(      )额枋(       ) 藻井(      )垂脊(     )

  jiǎo(   )健 妃嫔(     )翊坤宫(    )修缮(     )jiǒng(    )

  玲珑:

  湛蓝:

  布局:

  肃穆:

  幽雅:

  悠扬:

  井然有序:

  举世闻名:

  二、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大意,并理清说明顺序。

  三、走进故宫

  1、今天我们组织一个免费旅游团,我是导游,因有事情,已先行来到太和门,你们是如何从天安门到太和门与我汇合?

  2.现在已经进入了故宫博物院,你最想看的是什么?有句话可要说在前头,本次参观是免费的,导游无钱可赚,我可不会给大家做详细的讲解。

  3.①走进太和殿,你有何感受?请描绘一下太和殿的外景。

  两相对照,课文的语言好在哪里?

  ②走,进去看看。

  ③在介绍中,描述龙有十次之多,为什么?

  ④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4.由于旅社时间安排过紧,本次参观故宫博物院只能允许大家详细参观和殿,其余几个景点只能边走边看了。下面我们马上要到神武门搭车了,在出来的路上还可以欣赏到哪些宫殿呢?

  【拓展迁移】

  按空间顺序画出故宫的示意图。

  【自主练习】

  ①一是圣母殿,它建于宋天圣年间,重修于宋崇宗元年(11XX年),这是全祠的主殿。殿外有一周围廊,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殿宽七间,深六间,极为宽敞,却无一根柱子,原来屋架全靠墙外回廊上的木柱支撑。廊柱略向内倾,四角高挑,形成飞檐。屋顶黄绿琉璃瓦相间,远看飞阁流丹,气势十分雄伟。殿堂里的宋代泥塑圣母像及42个侍女,是我国现存宋代泥塑中的(1)。她们或梳妆,或洒扫,或奏乐,或歌舞,形态各异,形体丰满俊俏,面貌清秀圆润,眼神生动,衣纹流畅,真是巧夺天工。

  ②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柱子,雕于宋元佑二年(1087年)。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距今虽近千年,鳞甲须髯,仍然像要飞动,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与工艺的(2)。

  ③三是殿前的鱼沼飞梁,这是一个方形的荷花鱼沼。沼上架了一个十字形的飞梁,下面由34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撑。桥边的栏杆和望柱形制奇特,人行桥上,可以(3)左右。这种突破一字桥形的十字飞梁,在我国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

  1.文中横线上(1)(2)(3)处依次应填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1)精品;  (2)奇巧;  (3)任意

  b.(1)珍品;  (2)奇巧;  (3)随意

  c.(1)精品;  (2)精巧;  (3)任意

  d.(1)珍品;  (2)精巧;  (3)随意

  2.文中加粗词“巧夺天工”是针对什么而说的?

  3.三段文字说明的对象分别是: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三是________。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明对象的建筑结构特点(每个特点不得超过25个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①段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

  【本课小结】

  【当堂检测】

  作者对“故宫博物院”的介绍可谓有条不紊,既突出了景物的特点又不蔓不枝,给了我们深深的启迪,我们也借鉴这一写法写作文

  1.介绍我们学校较有特色的一个建筑物。(如教学楼、综合楼、操场等。)

  2.介绍教室、微机室。

  要求:任选一题,注意用空间说明顺序(运用恰当的方位词语),选定立足点。

  自主练习答案;

  1 .d   2.圣母像及侍女像的神态和造型  3.圣母殿;木雕盘龙;鱼沼飞梁  4.(1)圣母殿:殿宽七间,深六间,极为宽敞,却无一根柱子。飞阁流丹,气势非常雄伟。  (2)木雕飞龙: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  (3)鱼沼飞梁:是一个方形荷花鱼沼,沼上架十字形的飞梁,人行桥上可随意左右。  5.空间顺序

故宫博物院导学案 篇2

  14、《故宫博物院》导学案01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重点研讨太和殿相关段落,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3、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过程: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矗立(     )  湛蓝(     )  蟠龙(     )  金銮殿(     ) 檀香(     )鳌头(     )  击磬(     )  鎏金(     )  矫健(     )

  2、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它的总体艺术风格特点是什么?

  3、本文采用的主要说明顺序是             ,而且在结构上        和        相结合。

  4、本文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         向        方向,逐次介绍建筑物,先介绍“       ”部分,后介绍“       ”部分。

  5、故宫的“三大殿”指           、            、              。

  6、说明建筑物的说明文一般采用         顺序,说明事理的说明文一般采用         

  顺序,说明事物发展演变过程的说明文一般采用        顺序。这是由        决定的。

  课堂探究

  7、在故宫中,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龙”,我们是“龙”的传人,中国是“龙”的故乡,请完成下面两道题。

  (1)写出几个含有“龙”字的成语。(不少于4个)

  (2)“龙”寄寓着人们美好的愿望,请你写出“龙”在中国有哪些象征意义?

  8、“故宫”现在为什么也叫“故宫博物院”?结合课文内容和相关资料说说自己的见解。

  9、速读课文,并小组交流完成以下各题。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大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朗,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8公里。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金銮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11、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说明的重点?

  12、找出第2段中的方位词,说说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13、概括一下太和殿的特征。

  14、请结合自己掌握的历史文化知识简单地说一说,太和殿的装饰为什么有许多龙的图案?

  当堂检测

  阅读《气候的威力》(节选),完成1-3题。

  ①然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在到达南极之前,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气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②就拿风来说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每秒32.6米,但10级以上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到巨大损失。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每秒55.6米,有时甚至可达每小时三百多千米!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这样的风速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威胁。

  ③大风的直接后果则是导致了极度的寒冷。(a)1960年8月24日,苏联人在他们设在东南极中心地区的东方站里,观测到了-88.3℃的极低温度。而在1983年7月21日,在东方站又记录到了-89.6℃的温度;同年7月,新西兰人在他们的万达站也记到了同样的温度。这还不是最低温度。据说,1967年初,挪威人在极点站曾记录到-94.5℃的最低温度。(b)在这样的气温之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就会摔得粉碎,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就变成了冰雹。(c)

  ④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防。例如,1970年,美国的一架运输机在只剩下最后40分钟的路程时,突然刮起了特大暴风。结果,运输机失去了控制,折断了一个翅膀,撞坏了着陆架。实际上,在南极的活动中,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1.第②段所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其中“举例子”方法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说明方法有:①_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举例子”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种条件下,人类的生存将会受到多大的威胁和考验就可想而知了”这句话应放在第③段的什么位置上?(a)处,(b)处,(c)处。正确的是_______

  3.第③段所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顺序,从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7、(1)示例:龙飞凤舞、龙马精神、龙腾虎跃、龙争虎斗等。

  (2)吉祥、富贵、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还象征着出人头地、不同凡响。

  8、故宫又叫“故宫博物院”,是着眼于它的丰富的收藏品而言的。

  11、因为太和殿的地位非常重要,它是“前朝”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

  12、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空间顺序:以朱漆方台为立足点,向后,向两旁;以雕金蟠龙为立足点,向周围,向下。

  13、外观雄伟壮丽,内部装饰庄严富丽。

  14、故宫建筑突出了“龙”,所以对故宫建筑的说明也应突出“龙”。“龙”具有象征意义,突出“龙”是为了突出皇权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