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美腿与丑腿

2023-09-04

第三册美腿与丑腿 篇1

  教学目标 :

  1、正确认识作者的思想观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质疑问难、合作讨论、自我探究的

  能力

  教学难点 和重点:

  1、分析评价作者在文中所阐述的人生观

  2、弄清题目与课文观点的关系

  3、从课文的布局结构上获得一些写作的启示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1、由歌曲《幸福》引起学习的兴趣。

  2、由学生自己选择“绿心”和“红心”来表示自己是否感到幸福导入  对课文的学习

  二、学习首段,提炼课文观点

  1、教师范读

  2、学生归纳作者观点

  明确:课文观点是——对物、对人、对事的观点不同,决定了人们的幸福与否。

  三、学习第二、三段,研讨论据的特色和论证的方法

  1、诵读二三两段,整体感知内容

  2、设疑激发兴趣,引起求知欲,形成研讨动力,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1)为什么人们对物、对人、对事会有不同的看法?

  (2)怎样的观点会让我们幸福?怎样的观点又会让我们感到不幸福?

  (3)作者详细论述了哪种观点?作者为何要详细论述这种观点?

  3、归纳明确论据的特色和论证的方法

  明确:作者运用了事实论据,通过两种人对待事物的相反的观点,以及由相反的观点导致的不同的命运进行对比论证来论述中心论点,从中看出,作者是希望人们乐观向上,凡事看到好的方面,凡事要往好处想。

  四、学习第四段,理清脉络,理解课文的主旨

  1、阅读讨论

  (1)作者写美腿和丑腿有何作用?

  (2)作者写美腿和丑腿其实隐喻了哪两种人生态度?

  明确:美腿和丑腿在这里成了两个符号,人们对他们的关注,显示了这个人的人生态度是乐观还是悲观。题目的美腿和丑腿,其实巧妙地隐喻了文中提到的乐观和悲观的两种人生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作者的感情倾向,强化了说理的力度。

  五、思维拓展练习:

  阅读诗句,模拟下面的句式来提炼这首诗的观点

  活着真叫累,有人这么感喟。

  活着真叫烦,更有人这么虚叹。

  活着真的美丽,而我却喜欢这么对生活绾结的。

  寻找了千百种理由之后,才得以发现:生活在我的视野下呈现出与人的不同,不是生活赐予我有什么不同,却仅仅是因为,在我的胸襟之中,盈盈地盛满这么两个字:坦然。

  我坦然。于是我心美丽。

  我心美丽。于是我的人生跟着美丽。

  这首诗通过对比分析了__________________(事实),给

  我们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理)。

  六、思维转移并布置作业 

  由上面这首诗引出作者罗素对人生的看法,通过简介罗素生平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布置课后作业 题:我为什么而活?

第三册美腿与丑腿 篇2

  一、导入  

  师:由于个性和成长历程的差异,每个人获得幸福的能力也是有所差异的,有些人容易感到幸福,有些人的幸福感却屈指可数。我们现在来做一个简单的心理测试,看看你的幸福指数有多高。好不好?

  生:好!

  师:假如你在路上走着,发现有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掉在地上,你觉得掉在地上的会是什么?——注意,你不要多想,说出你大脑里立即反应出来的东西。

  生:钱!

  生:玻璃片。

  生:镜子。

  师:好。下面我提供四个答案,你的选择是什么?或者与此相近的东西。A.高价宝石;B、瓶盖;C、镜子的碎片;D、硬币。

  生:(提多名学生选择)

  师:下面我来把测试结果公布一下。

  选A:“真幸运!”“真是不可思议的经验!”这就是你的想法,所以,哪怕遇到了无谓的灾害,你也是能乐在其中的类型。你的幸福指数是70℅。

  选B:也许你自己不觉得,但是你其实有点悲观的倾向,不过,不妨试着稍微改变一下看事物的观点,这么看来,你好像不太可能会看破红尘哦! 你的幸福指数是50℅。

  选C:因为发现漂亮的东西而想靠近看看,结果却怕自己会被玻璃碎片割伤什么的,你的想法就是这么悲观。你的幸福指数是30℅。

  选D:你是很乐天的人,不过,好像也有慎重的一面,能够随性地歌颂人生而且最健康的人就是你啦!你的幸福指数是90℅。

  看来,对同一个事物的观点不同,每个人的幸福指数也各不相同。但幸福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人生的最高生活理想。达官贵人也好,卑微平民也罢,谁不想自己活得滋润些、幸福些呢?那么,该怎么做,或者说,我们该有怎样的心理建设,才比较容易获得幸福?今天,我们借助美国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一篇文章《美腿与丑腿》,来探讨一下有关幸福的话题。

  请一名同学来朗读一下课文。

  二、朗读

  生:(读课文)

  三、分析

  师:本文文体是什么?

  生:议论文。

  师:既是议论文,那么论点是什么? 

  生:第一段的第二句话。

  师:归纳一下,就是:对物、对人、对事的观点不同,决定了人们幸福与否。

  作者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论点,下面是怎么进行论述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我们逐段来看。

  第二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总的内容是什么?

  生:举例论证。举交际场合接触到的人物和谈吐、餐桌上的酒肉和菜肴、天气、政府的法律、诗文的美和瑕疵、每张脸上的优点和缺点、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这些例子说明:客观世界万事万物都有美有丑。

  师:这些例子都是生活中常见的,这就使得论证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说服力,同时,这些例子也是为下文的论述打基础。

  你还能举出一些美丑利弊并存的例子吗?

  生:如网络,可以供大家上网查找资料,了解各种知识、信息。但是网络上又有很多不健康的东西,如果一个学生浏览这些,或者沉湎于游戏中,就会影响身心健康。网络有利有害。

  师:再举一个。

  生:(思考)

  师:这样吧,你说说我,我有什么好的坏的,或者美的丑的?(众生笑)

  生:(笑)

  师:不要笑,勇敢地说。

  生:你虽然教语文教得好,但是笑得少。(众生笑)

  师:哦——你用了个“虽然……但是”,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这种复句强调的是哪个分句啊?

  生:(笑)

  师:显然强调的是后者,那么你是说我的缺点太大了,是不是?(众生笑)

  师:我真郁闷啊!(笑)你应该把“虽然”和“但是”的内容颠倒一下,那我就开心了。(笑)

  生:你也喜欢听好话啊。(笑)

  师:再看第三段。用的什么方法,有句是关键句,哪句?

  生:正反对比论证。第一句是关键句,就是说:乐观的人,注意的只是生活中真善美的一面,悲观的人注意的只是生活中假恶丑的一面。

  师:前几年的一个高考作文材料讲了一个“玫瑰园的故事”,还记得吗?

  生:不清楚。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  张广祥

  师:你们是井底之蛙啊。材料是: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是个坏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 。” 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真是个好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 。” 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母亲陷入了沉思。

  刚才我把两个小姑娘的话没有完全读出来,思考一下:小姑娘分别怎么说?

  生: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

  师:两个小姑娘,一个注意到的是刺上又香又美的玫瑰花,一个注意到的是花下的刺。前着愿意多留下来,尽享快乐;一个不愿意在此,留在这里肯定会不开心。这说明:面对同样的事物,乐观者看到是美好的一面,而悲观者看到的是丑陋的一面。作者的主张:希望人们乐观积极,凡事看到好的方面,凡事要往好处想。

  作者为什么不希望人们只注意生活中的阴暗面?你能否从文中找出一些成语来说明悲观者的生活态度及其危害?

  生:生活态度:吹毛求疵、怨天尤人、怨愤不平。指悲观者整天指责社会的阴暗面,看不到光明面。危害:怏怏不乐、格格不入。悲观者因为总是着眼于阴暗面,所以总也不满意不高兴,且被乐观者疏远。

  师:作者在此段中分析了悲观者和乐观者对待事物的相反的观点,以及由此导致的不同命运,重点论述了悲观者的生活态度及其危害。

  其实,绝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快乐与痛苦并存的。用白岩松的话说:痛并快乐着。再卑微的小人物,他也会有被朋友关怀的快乐、被亲人疼爱的幸福,但是,乐观的人想的常常是快乐的加快,而悲观的人重复体验的都是曾经的痛苦。悲观者把人生中所有的乐趣都忽略不计,在他的人生银行中,存储的是灰色记忆,自然收获的也多是灰色苦果。不仅在生活中如此,在事业上,悲观者也很难获得成功,大家听过推销鞋的故事吗?

  生:听过。

  师:请讲讲。

  生:有两个推销鞋子的人到了个岛上……(略)

  师:再看最后一段。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基本上分析了作者的观点:乐观的人将会获得幸福,悲观的人将会在痛苦中度过。但是这和文章的题目有何关系?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  张广祥

  明确: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举的是作者的一个研究哲学的朋友。美腿与丑腿在这里是两个比喻,有象征意义,人们对它们的关注,显示了这个人的人生态度是乐观还是悲观。

  师:对。题目中的美腿与丑腿,其实巧妙地隐喻了文中提到的乐观和悲观的两种人生态度。

  四、总结

  师:本文通过举例、比喻、对比论证,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两种人生纲,肯定了乐观的人生态度,否定了悲观的人生态度,重点分析了悲观的人生态度给人带来的危害,告诫那些悲观的人必须改掉自身的恶习,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五、拓展

  师:富兰克林主张人们凡事要看到它真善美的一面,这样才能获得幸福。我国伟大的思想家鲁迅先生却说:真的猛士……与我一起背。

  师生: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师:看到了社会的黑暗、政府的残暴、人民的悲惨,以此为幸福。这与富兰克林的观点正好相反。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思考)

  师:我读读中国台湾作家李敖的话,也许对你有启发:我始终相信,涉及美丑范围,人的一生,可以只见“美腿”,而对“丑腿”避而不见;但涉及真伪善恶的范围,我们却不能逃避。我们不能崇真而不去伪,不能扬善而又隐恶。

第三册美腿与丑腿 篇3

  教学目的:

  1、 把握主旨,体味文章的积极意义。

  2、 学会抓住关键语句解读课文。

  教学过程 

  (1)了解富兰克林

  本杰明•富兰克林大概算得上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人,他博学多才,他是爱国者、科学家。作家、外交家、发明家、画家、哲学家;他自修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并引导美国走上独立之路。独立宣言起草之一,避雷针、富兰克林炉及远近两用眼镜等的发明者

  本杰明。富兰格林。在富兰克林年轻时,发明了一种方法,他首先列出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十三个条件:节制。沉默、秩序、果断、节俭、勤奋、诚恳、公正、中庸、清洁、平静、纯洁、谦逊;决心获得这十三种美德,并养成习惯;为此,他设计了一个成功记录表,每一个美德占去一页,画好格子,在反省时若发现当天未达到的地方,就用笔作个记号。当富兰克林七十九岁时,在那本不朽的自传中,花了整整十五页纸,特别记叙了他的这一伟大发明,因为他认为他的一切成功与幸福受益于此。富兰克林在自传中写道:“我希望我的子孙后代效仿这种方式,有所收益”。

  阅读课文最后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腿与寒暑表、气压计之间的关系?

  ②本段“这种人”“这种坏脾气”所指内容?

  ① 寒暑表是可以显示气温的仪器,气压计是可以预示晴雨的仪器,腿是可以测知一个人是否只有悲观,只注意别人丑腿的仪器。

  ②这种人:悲观的人

  这种坏脾气:吹毛求疵令人厌恶的脾气。(所想的和所谈的却只是坏的一面,因此他们永远感到怏怏不乐,他们的言论在社交场所既大煞风景,个别的还得罪许多人,以致他们到处和别人格格不入。)

  阅读第三段,思考下列问题:

  ①悲哀还有真假吗?作者为何花大篇幅写这种人?

  ②“这种人”是如何引出的?由这两种人你想到了哪些故事?

  ③ “这种情形”所指代的内容?

  ①指出悲观给人生活、心理带来的危害,希望人们乐观向上,凡事看到好的方面,凡事向好的方面想,乐观、豁达才能得到幸福的人生。

  ②“这种人”是在与乐观的人对比中引出的。

  半杯水的故事

  玫瑰园的故事

  推销鞋的故事

  对断臂维纳斯的看法

  … …

  ③交际场合接触到的人物和谈吐、餐桌上的酒肉和菜肴、天气、政府的法律、诗文的美和瑕疵、每张脸上的优点和缺点、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

  作者列举这些例子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证明“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地位,遭遇总是有顺利和不顺利” 。这些例子都是生活中常见的,这就使得论证具有很强亲和力、说服力。同时,这些例子也是为下文的论述打基础。

  通过以上阅读,可以理解作者的观点是?

  一个人的幸福与否主要取决于他“对物、对人和对事”的不同观点,是这些导致了他对人生的“苦”

  与“乐”的不同感受。(概括第一段,注意两句话的重点 )

  课文论证思路:

  提出论点——举出实例——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倒序法,抓住指示性代词理清文章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