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教案

2020-12-24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错过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

3、,品味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

二、教学重点
     能结合自己“错过”的经历谈感受, 学会辩证地对待人生中的“错过”。
三、教学难点
     品味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

四、教学方法  导学互动
五、教学时数: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自学导纲

1、激情导入

(周星驰《大话西游》电影中的一段台词,有条件的可播放视频)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摆在眼前,可是我没有好好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可以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的话,我会跟那个女孩子说我爱她,如果非要把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电影中的孙大圣,因为错过了一段纯洁美好的爱情而后悔不已,当代作家刘心武对“错过”这一现象也有他独特的感受,并写了一篇杂文《错过》,我们来看看他感受如何?
2、出示导纲,了解作者和文体。

(二)合作互动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阅读障碍。

(小提示: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 2、小组合作,提高效率)

2、找出本文的引论、本论、和结论,思考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结合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可借助原文中相关语句回答,也可先概括各段段意,再根据内容归纳)
 全文共15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 (第1~2段)  提出问题  摆出事实:大小错过真不少。
 第二部分 (第3~6段)  分析问题  论述人生为什么会有许多“错过”。
 第三部分(第7~13段)  解决问题  具体论述怎样正确对待“错过”。

 第四部分(第14~15段) 总结全文 强调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要把握住最关键、

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到达终点站。

 3、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

(先回顾学过的论证方法,后组织学生讨论明确)

举例论证:第2、5段

对比论证:第7、8段和第9、10段

比喻论证:第14、15段

4、找出文章中富含哲理的语句推荐给大家,简要说说推荐的理由。

(此题开放性强,只要学生能够找出句子,并言之有理即可。注意时间)

例如:

(1)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

人生充满了错过,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所以必须“习惯”过错;错过自有意义,人“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富的情愫。”“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产生“高度的应变力与把握力”。所以必须“品味”过错。 

(2)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 定的到站。”

把人生比喻为“奔驰的列车”,把“窗外的美景、奇景”比作小的错过,把“预定的到站”比作人生最根本的追求。这段话的意思是:人生有一些小的错过不要紧,但不能错过人生根本的追求。

(3)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住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