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12

2019-12-24

敬畏自然  

南乐县实验中学     裴慧峰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了解文章拟人、反问等修辞的手法,品味文章中的富有哲理的语句。  

3.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人:  

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高天流云,大漠孤烟,青山绿水,春华秋实。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远离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自然母亲面前我们应当有敬畏之心?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上完本课后,我们也许会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爱护大自然的责任。  

二、整体感知: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泛读,然后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在回答下列问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鲲(kūn)鹏   斥鴳(yàn)        蓬蒿(hāo)     咫尺(zhǐ)  

  狼藉(jí)    相形见绌(chù)    美味佳肴(yáo)  

2.解释“敬畏自然”的含义。  

“敬畏”,从字面上说,是敬重有畏惧。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届的一切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  

   “畏惧”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破坏大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处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人类应该调整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应该与自然球的和谐的发展。  

3、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思考一下!  

  明确:课文最后一段。明确是一篇议论性散文。  

三 分析课文  

a、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为人们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会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敬畏自然”之所以就是“ 敬畏我们自己”,是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态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 我们自己。再则,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b、作者为了证明这个论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c、作者为了证明这个论点 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拟人  反问    

四、疑点探讨  

在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中用了最多的是哪一种?在文中找出来,并说出它的作用。  

反问、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