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

2019-08-08

21 
      陶渊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体会文章优美精练的语言。  
3.掌握并积累文言词汇,了解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现象。  
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2.掌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寓意。  
情感目标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课文。   
2.掌握并积累文言实词。   
3.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常常把风景美丽而人们又不常去的地方叫做世外桃源。“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是怎样产生的呢?这个成语来源于陶渊明所写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记》。这篇文章写了些什么内容?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说明了什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
二、作者和本文写作背景介绍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世称靖节先生。
三、诵读感悟  
1.播放课文录音朗读,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句读。  
便舍船(shě)      屋舍(shè)俨(yǎn)然         豁(huò)然开朗     
阡陌(qiān mò)    黄发垂髫(tiáo)                便要(yāo)还家     
邑(yì)人         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     语(yù)云          
为(wèi)外人道诣(yì)太守                       刘子骥(jì)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  
①字音要读准。② 句读要分明。③节奏要合理。④语速要适中。⑤语句要流畅。⑥要读出感情。  
3.自由朗读,齐读。  
四、对照注释,疏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五、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出现的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和省略句。 
 1.古今异义词   
词语   古义   课文例句   今义  
鲜美   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味道)新鲜  
交通   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交通运输  
妻子   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不管(连词)  
不足   不值得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够,不充分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