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学案

2019-06-27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主题; 
  2、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3、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 
  难点:了解描写、议论的作用。 
[课前准备] 
  1、熟读课文,疏通字词。 
  2、查找有关二战期间纳粹暴行的资料。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导入新课 
  有谁知道“六一儿童节”的由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同样,在二次大战中,在南斯拉夫,在克拉库耶伐次,一天之内,7000多个无辜生命遭到杀戮,其中包括300多个孩子。这是怎样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美国华裔女作家聂华苓写的《亲爱的爸爸妈妈》,认识战争的罪恶,懂得和平的珍贵。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杀戮(lù) 荒谬(miù) 健忘 
  2、听课文录音;齐读。 
  3、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表达什么主旨呢? 
  要和平,不要战争。 
  三、精读研讨 
  1、为什么萨特会说记忆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 
  (学生小组讨论解决) 
  ① 沉重—— 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大屠杀,其中300个孩子遇害; 
  中国:南京大屠杀。 
  ② 美丽—— 整个民族的英勇: 
  a、一位老师宁死不屈,大义凛然; 
  b、无辜平民(包括孩子们)的遗言,怀着强烈的爱、仇恨,没人乞怜。 
  2、找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说说你的理解。 
  (允许学生自由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预设: 
  ①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不仅写天气,而且一词一顿,极力渲染无限悲哀的气氛。 
  ②“他们杀孩子、老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对屠杀无辜平民的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 
  ③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历史的印迹(包括两位生还者),在这凄风苦雨中,与现实融为一体。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但不忘历史、纪念死者,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要消灭劣等民族,是何等的荒谬。 
  四、探究反思 
  1、对于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日本人的态度和表现有何不同? 
  西德作家:真诚的忏悔,充满犯罪感;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