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日出》教案

2019-03-10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情下观察日出所产生的不同感受。
2.学习文章运用衬托、对比来表现日出的壮观和瑰丽的写法。
3.引导学生用心灵感悟自然之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作者如何借助衬托、对比等写法,表现壮观和瑰丽的日出。
难点:文章细述两次未见的日出,并引述海涅、屠格涅夫关于日出的描写,对后文描写日出起了什么作用。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带学生去观察天空,并完成200字左右的描写性小作文
观察前指导:
①用心灵去亲近自然。不同的人观察同一景物会有不同的体验,受到个性、心情、角度等等的影响。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②观察要细致。可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观察,如:天空的颜色,天上各种景物的特点和变化等。并用心体验:这些景物景象让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联想和想象?
③描写也要细致。可以采用多种修辞来帮助表达。
批改时注意:①真实的个性化的感受。②生动细致的观察与描写。
(二)安排本文的预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以讲评上一课时的小作文引入。讲评的着重点:能观察和写出景物的基本特征;孩子的个性化体验形成的不同情趣;描述景物的语言的生动性。
现在我们来阅读欣赏《日出》,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和描写日出的。
(二)解题
参见本教材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注意介绍写作时间与背景。
(三)学习新课
让孩子挑选他们喜欢的段落来朗读(可集体读,也可分组或一个一个轮流),并谈谈为什么喜欢这个段落。
1.朗读指导:注意重音与节奏。如:
不如攀上/奇峰陡壁,或是站在/大海岩头,面对着/弥漫的/云天,在一瞬时间内,观察那/伟大诞生的景象,看火、热、生命、光明怎样一起/来到人间。
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
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影/立刻都被它照明了。一眨眼,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每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
(重音:“.” ;停顿:“/”)
2.讨论:作者的描写跟刚才你们的描述是不是完全一样?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关于日出、特别是色彩方面的新词句有哪些呢?
引导学生注意本文细致的观察和描写,以及采用修辞产生的效果等。
(1)细致写出日出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天空呈现的色彩变化。如:
清冷的淡蓝色   黑沉沉   红带   红海   暗红色的光  黑色无边  磁蓝色  墨蓝色   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   红得透亮,闪着金光   更红更亮的小片  晶光耀眼  整个世界大放光明
(2)采用比喻产生的表达效果。如:
我们一言不语地观看,那绯红的小球在天边升起,一片冬意朦胧的光照扩展开了,群山像是伏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使人以为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在洪水泛滥的平原中间,只是这里或那里露出来一块块干的土壤。
问:海涅的这组句子中,“一片白浪的海”“洪水泛滥”到底写的是什么?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