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2

五、综合训练:
阅读下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对上文加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或者  作法  在先  没有             b有人  心情  在先  微小
c或者  作法  在……之前  轻微       d或许  心情  在……之前  没有
2.从文中找出四对反义词
答:(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
3.“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有两个“忧”字,依次说明“忧”的是什么?(根据前文来回答!)
答:忧________________,忧________________
5.抒发作者宽大情怀和政治抱负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答案限15字之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拓展延伸。读一读 品一品:
儒家学说: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陆 游:      位卑未敢忘忧国
明朝东林党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清朝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孙中山:      天下为公
毛泽东:      粪土当年万户侯
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国共产党人:解放全人类
七、课堂小结 :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八、布置作业:
   把第五段译文写到作业本上。

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
范仲淹
   一、作记缘由(叙述政绩)————(记叙)
   二、写景  洞庭湖大观————(描写)
抒迁客骚人情 
——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以物喜(抒情)   
——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以己悲
   三、议论探求古仁人之心的内涵————(议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阔达胸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远大抱负
 
28 醉翁亭记
欧阳修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也”、“于”、“之”、“而”等虚词的用法。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