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印》教案3

【教学目标】 
1.弄清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 
    3.体会文章生动有趣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两件物品) 
同学们知道实物投影仪上的东西是什么吗?它们是雨花石和三叶虫化石标本。谁能说出他们的作用?雨花石可以欣赏,三叶虫化石标本可供科学研究。除此以外,在科学家,尤其是地质学家的眼里,它们还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质学家陶世龙先生所写的说明文:《时间的脚印》。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这篇课文中有一些字词我们接触较少,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这些字词,特别是“龟裂”和“楔形”。(齐读) 
    2.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读完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3.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脚印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文中的重要语句,读后完成下列填空题: 
    从(   )可以看出地壳的活动;(   )可以说明地球上气候的变化;(  )可以帮助认识地球生物的演化过程。 
    4.那么,了解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并举例回答。教师小结: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 

    三、质疑并讨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提问: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为什么要接着写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我觉得这一部分可以删去。对此说法,同学们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但须言之成理。

四、课堂反馈 
1.这是一篇知识性很强的说明文,作者却把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请说说你的具体感受。本文标题便很新奇,把“岩石”比作是“时间的脚印”。时间在不断流逝、不断前进,但却看不见摸不着,把时间比作脚印,就使无形的时间有形化了,既生动形象又很准确。 
    2.本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告诉了我们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除了可以把岩石比做时间的脚印外,还可以比作什么?请大家拿起笔,把想到的句子写下来,全班交流。学生发言。 
    3.教师引导:我也想了几个比喻,可能不如同学们写的好。我说一说,作为抛砖引玉好吗?岩石是历史的证人。 
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 
岩石是内蕴丰富的书。 
(同步播放幻灯) 
4.再次讨论,学生发言。 

五、结语及课外作业 
1.岩石是时间的脚印,她讲述光阴的故事。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勤奋学习。最后,让我们齐读高士奇爷爷的诗《时间伯伯》。 
    2.课外作业:在课后阅读、搜集、了解一些有关岩石、地球的知识,可以点击:http//1141312.htm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