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沙漠进军》教案4

教学目标:

一、了解说明事理的文章往往用逻辑顺序。

二、初步学会分析说明文的一般结构和说明的顺序。

三、感受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前景,树立学好知识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分析课文的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将征服沙漠喻作向沙漠进军的含义。

课文预习内容: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给加横线的词解释;

竺可桢、逞强、肆虐、丘墟、磴口、干涸、汲水、施威、浸润、葱茏、俨然

2、思考练习一的1、2小题。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幻灯片,导入新课。

第一单元我们学过一个说明文单元,了解了:(出示幻灯片)

说明文以(       )为主要表达方式,按照一定的要求解说(       )或(        )的文章。说明事物时必须抓住事物自身的(       )。

但要把事物的特点说明白,还得注意说明的顺序。

引导学生读第三单元提示,注意常用的几种说明顺序。(出示幻灯片)

t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通常按(    )顺序说明;

t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通常按(    )顺序说明;

t说明事理,通常照(             )说明,如先总说后(     )、先主要后(    )、先原因后(     )、由现象到(    )、由性能到(     )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十一课《向沙漠进军》,本文是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理的文章往往用逻辑顺序。

二、简介作者,解题。

1、指名朗读注释2,熟悉作者。

2、文题中的“进军”一词有什么含义?明确:“进军”:把征服沙漠比作军事上的一场战斗。

三、以第4段为例,学习分析说明结构及顺序的方法。

1、人类跟沙漠斗争,发动战争的是沙漠。那沙漠是用什么武器怎样向人类进攻的,课文哪一段说明了这个问题?

明确:第四段。

2、听录音范读第4段,思考:(出示幻灯片)

t指出本段的主要内容。

t本段将风沙的进攻分为哪两种方式?

t风沙进攻的这两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各有怎样的危害?

t指出本段的行文思路及结构特点。

3、听后讨论明确:

⑴本段内容:说明沙漠向人类施威的两种方式——游击战、阵地战。

⑵行文思路:先总说风沙进攻的两种主要方式,然后分别说明它们进攻的特点及造成的危害。

结构特点:先总后分。

⑶先总说后分说是逻辑顺序的一个类型。另外本段在分说时先说明游击战,后说明阵地战,这又按什么顺序?能否对调?

(不能,按危害由轻到重)

4、小结:说明事理的说明文,为了说明事物的特点,一般来说应按逻辑顺序说明,如先总说后分说等,逻辑严密。

    分析一段文字的说明顺序: 1、分析段落的内容,2、理清该段的行文思路,3、明白该段的结构特点。

四、运用第四段的分析方法,学生试析5、6两段。

t指出5、6两段说明的内容及行文思路。

t指出5、6两段的结构特点及说明顺序。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