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首(含试题)

【单元篇目】
     十.    唐诗三首:  《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琵琶行》
    十一.宋词两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十二.宋词两首:  《雨霖铃》  《扬州慢》
    十三.元曲一首:  《哨遍·高祖还乡》
【考点导释】
        本单元主要是学习欣赏古代诗歌,课文作品选的是唐诗宋词元曲的名作名篇。古代诗歌的艺术欣赏重点是风格、意境、用典的赏析理解。风格是作家在立意和语言运用中的各自特色,就唐诗而言,主要有李白的清新飘逸浪漫主义、杜甫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和白居易的新乐府诗以及田园诗、边塞诗等不同风格;就宋词而言主要有以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的豪放派和以柳永、李清照、姜夔等为代表的婉约派。风格的欣赏一定要注意作者的生活经历和作品的语言特色。意境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往往形象鲜明, 情景结合,物我交融,读者如临其境,很有感染力。意境的欣赏一定要能在表面的景物描写中领会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用典是指在作品中运用人们熟知易解的典故,用得好,往往能产生言简意赅的效果。用典的欣赏,一定要弄懂典故的内在含义。
       此外,还应掌握有关的诗词的格律知识,如古体诗、近体诗、绝句、律诗、词、曲、平仄、压韵、对偶、调阕等的有关基本概念和格律知识;还应能欣赏作品表达技巧,如赋、比、兴、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衬托、对比、炼字等。

十          唐     诗      三      首
导标显示屏幕
1. 重点理解唐诗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不同的创作风格;
2. 重点注意 分析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产生的原因和表达途径及技巧;
3. 熟读课文,背诵名篇、名段、名句。
4. 了解唐代七言古诗的特点:篇幅长,容量大、用韵活;
导学点拨窗口
【探海导航】
        先根据课本上的预习提示和注音注解,疏通字词句,并反复诵读几遍,弄清大意。然后再逐项思考两个问题:本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在表现手法上具有什么样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应从作者当时因遭权贵排挤离开长安的身世遭遇中体会梦幻中的仙境与现实人生的对立差异及作者的雄奇奔放的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应特别注意当时的国家形式和作者的个人处境,去理解他推己及人甘于牺牲的思想境界及作者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白居易的《琵琶行》应注意从作者的处境来理解作者的心情和诗中描写弹奏琵琶的高超技巧。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