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4

语言运用 

1.根据课文填词(每空填2字)。 

(1)( )间,它们全逃散了! 

(2)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 )了…… 

(3)学着听爸爸打( )的声音。 

(4)( )无聊的声音,则会使人痛苦。 

2. 试在括号里填上拟声词。 

(1)( )的磨砂声(2)( )的哭啼声 

(3)( )的水滴声(4)( )的崩倒声 

(5)( )的电铃声(6)( )的流水声 

3. 摘抄文中写视觉、听觉的四字词。 

4. 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可否去掉?为什么? 

(1)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 

灯的面颊上…… 

(2)你开始微笑,轻轻地笑,大声地笑,这时候,你一定会听见的……5. 学用文段的语言形式写一段话(提示:从多方面写好一类事物)。 

你也总听过水声吧?当山问的清泉如一道银箭奔向溪流,当哗啦啦的大雨打向屋脊,当小水滴清脆地落在盛水的脸盆里,当清道夫清扫水沟里的落叶,当妈妈开水龙头淘米煮饭,你总该听到些什么吧? 

课内精读 

(一) 

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当微风吹过柳梢,当清风拂过明月,当狂风扑过巨浪,当台风横越山岭,你总听到些什么吧! 

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当小狗忙着啃骨头,小金鱼用尾巴拨水,金丝雀在窗沿唱歌,当两只老猫在墙头吵架,三只芦花鸡在啄米吃,你总听到些什么吧? 

6. 画横线句子的顺序可否颠倒?为什么? 

7. 自选角度评述第一段话。 

8. 试着在第二段文字中补写两三个关于动物声音的例子。 

(二) 

人有耳朵,听八方,加上眼睛,观四方。用心听,用心看,也用心想,构成了一个丰富奇妙的世界。 

可是,说也奇怪,当一个人长期习惯了一种声音或者潜意识里抗拒某种声音的时候,它们竟然也不知不觉地消失了。例如马路上急驰而过的汽车声,隔壁工厂轰隆隆的马达声,老奶奶唠唠叨叨的抱怨声,久而久之,左耳进右耳出,人,开始了声音的“过滤”。聪明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听,什么时候不该听,这是因为他在“听”的成长过程里,学会了选择和思考,他听进心里的声音,不仅“好听”,也是“有益的”——这些声音,充实了他的生活,使他得到很多乐趣。 

可是对一个不用心听又没有兴趣听的人来说呢?久而久之,就成了“没有感觉”的人。当大家说“好”的时候,他盲目地跟着鼓掌,大家批评的时候,他也跟着摇头。鸟啼虫鸣,只是一种“声音”,即使美妙的音乐,也只不过是几种乐器的组合。想想看,如果一个“充耳不闻”的人,对外界的一切已经无动于衷,必然也是一个“视而不见”的人了。当一个人丧失了接收“世界声音”的能力,不也正意味着这个人内心世界的封闭和退缩,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吗? 

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人,开始了声音的“过滤”。 

(2)当一个人丧失了接收“世界声音”的能力,不也正意味着这个人内心世界的 

封闭和退缩…… 

(3)如果一个“充耳不闻”的人,对外界的一切已经无动于衷,必然也是一个“视而不见”的人了。 

10.结合语境辨析下列“声音”的具体内容。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