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课优化测控
阿长与《山海经》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骇( ) 掳( ) 悚( ) 惶急( ) 诘问( ) 保姆( )2.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①……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母。( )②都是些烦锁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③但当我衰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 )④书的摸样,到现在还在眼前……(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①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a.切切察察——b.絮说——②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顺顺流流——③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谋死——④我惧惮她什么呢!惧惮——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文中作者“憎恶”、“讨厌”阿长的原因是:(1) ;(2) ;对阿长产生敬意的原因又是:(3) ;(4) ;(5) 。5.“一条围巾的价钱由六元变为两元”,如改为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两倍。b.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三分之二。c.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原来的三分之二。d.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倍。6.下面有三个句子,原文共有五十多字,请把它改成只有三十多字的两句话,要使原意无损,语言更简明。原文:①还有一种立体的会活动的书,也很吸引人。②它的插图都是立体的。③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书里的人和动物马上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改写: 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一)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7.当“我”听到阿长买了《山海经》后,是怎样的一种精神状态?请用原文回答并指出这句话所用的修辞方法。 8.“我”对阿长产生敬意的原因是什么?“我”对阿长的评价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9.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10.结尾一句是什么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1.“别人不肯做”中“别人”指 。 12.“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在内。”这里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 13.概括选文中“我”对阿长思想感情的变化? (二)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颊,抵住我的前额,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为你是我的女儿!”小朋友!我不信世界上还有人能说这句话!“不为什么”这四个字,从她口里说出来,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和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惟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总之,她的爱,是屏除一切,拂拭一切,层层的麾(同“挥”)开我前后左右蒙罩的,使我成为“今我”的原素,而直接的来爱我的自身。天上的星辰,骤雨般落在大海上,嗤嗤繁响,海波如山一般的汹涌,一切楼层都在地上旋转,天如同一张蓝纸卷了起来。树叶子满空飞舞,鸟儿归巢,走兽躲到它的洞穴。万象纷乱中,只要我能寻找到她,投到她的怀里……天地一切都信她!她对于我的爱,不因着万物毁灭而更变!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地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着爱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儿女,她更爱天下的母亲。小朋友!告诉你一句小孩子以为是极(),而大人们以为是极高深的话:“世界便是这样的建造起来的!”14.第一段有两处细节描写,分别表现出“幼小的我”的 和母亲的 。 15.第一段中的“不迟疑”与第二段中的哪两句话相互照应? 16.根据文意,第二段中与“拂拭”词义相同的两个词语是 、 “拂拭一切”的目的是(用原文回答)。 17.第二段,为什么说母亲爱的是“我的自身”?(用原文语句回答) 18.第三段描写景物的特点可用文中的哪个短语来概括? 19.文中插入写景文字(第三段)的用意何在? 20.第四段括号中应填入的词语是 。21.第四段画线部分说明母爱有何特点? (三)娘山子没了爹,娘就百般疼爱山子。山子没考上高中,娘要山子重读一年,山子却跟着娘去割稻。娘问山子:“你就一辈子玩这土坷垃?”“不玩土坷垃干啥?”山子闷闷地应了一句。“你就这样没志气?”娘好失望。“可我能干什么?……到外面打工,如找不到事,那得要饭回来。”“男人应该有胆量闯。你不应该前怕狼后怕虎的。”山子不出声,仍割着稻。娘开始骂山子,越骂越难听。山子流着泪说:“娘,你咋这样嫌我?我就像不是你生的。”“你就不是我生的。我后悔不该捡你这个没出息的窝囊废。”“我不是你生的?!”山子怔了,拿眼问着娘。娘点点头。第二天天蒙蒙亮,山子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家。几年以后,成了大款的山子回来时,娘的坟上已长满青草。一个老妇人责备山子:“你出生时,差点要了你娘性命。你可真狠心……”山子惊呆了,跪在娘的坟前,不停地磕头,喊着“娘——”22.对小小说《娘》的主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劝告考不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重读再考b.鼓励农村青年到城里去挣钱当大款c.揭示严格要求子女才能成长的道理d.说明玩土坷垃是没志气没出息的23.对“娘”这个人物形象进行评价。 24.娘为什么骂山子,为什么说他是捡来的?根据理解,简要回答。 25.体会山子在娘坟前磕头的心情,口头描述此时山子的心理活动。 三、写作26.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500字的作文。要求:①用典型事例写一篇记叙文。②自拟题目。 参考答案:阿长与《山海经》一、1.hài lǔ sǒnɡ huánɡ jié mǔ2.①姆 ②琐 ③哀 慕 ④模3.①a.现在多写作“嘁嘁喳喳”,模拟细碎的说话声。b.絮絮叨叨地说。②即“顺顺溜溜”,顺当。③谋杀④害怕4.(1)我一定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2)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3)常常对我讲“长毛”。(4)不料她还有这样(脱下裤子,站在城墙上,外面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神力。(5)给我买来《山海经》(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5.b6.①还有一种书,插图是立体的。②把书打开,书里的人和动物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二、(一)7.“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比喻。8.因为“别人不肯做……她却能够做成功”,所以对她产生新的敬意。“她确有伟大的神力”。9.朴实,善良,关爱孩子。10.抒情 抒发了对阿长真挚的感激、敬爱之情。11.远房叔祖和家里除阿长以外的人。12.列举省略13.由鄙视到敬意。(二)14.天真或幼稚 温柔或慈爱15.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16.屏除 麾开 直接地来爱我的自身17.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惟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18.万象纷乱19.烘托母爱的永恒20.浅显21.无私,博大(三)22.c23.恨铁不成钢,对儿子爱得更深更切。24.用特殊的方法“逼”山子离开娘的庇护,自立自强。25.提示:围绕着心灵的忏悔来写。三、26.提示:以“母爱”为话题并不是以母爱为题目,要求题目自拟。要选取典型事例突出“母爱”。 背 影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妥帖( )踌躇( )( ) 颓唐( ) 蹒跚( )( ) 琐屑( ) 狼藉( )2.为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3.填字组词___不单行 触目伤 情 于中 不能自 变卖 质4.《背影》的语言平淡、质朴,却极为感人,是因为 。5.填空。①《背影》选自《 》,作者 ,是散文家、 、 、民主战士。②文中共 次写到背影,实写的是 ,虚写的是 ,这样写的作用是: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一)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6.本文段选自朱自清的《背影》,可是本段并未写到父亲的背影,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呢? 7.父亲两番“踌躇”,决定送行,把父亲 的矛盾心理表露得淋漓尽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8.文中两次用“终于”一词,表明父亲 ,决心亲自送儿子,更显父亲爱子之心。 9.文中两次用“再三”一词,一写父亲 ,表明父亲对儿子的关切;二写儿子劝父亲 表明“我”独行的决心。 10.归纳本段段意。 11.指出画横线句子的描写方式,体会其表达作用。描写方式: 表达作用: 12.《背影》中四次写到父亲的背影,每次的作用各不相同,请把它们对应写出来。“背影”①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作用:②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作用:③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作用: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作用:(二)路上走着父子二人,他们在散步。儿子约二三岁,蹒跚地走在前面,手里抱着一只红彤彤的大苹果,以至把他的小脸都映红了,两个深深的酒窝嵌在脸上。父亲走在后面,距儿子二三步远,双手反背在身后,慈爱的目光从镜片后面透过来,落在儿子身上,儿子便沐浴在温馨的父爱之中了。忽然,儿子停住了,转过身来,“爸爸,削苹果。”双手举起苹果,伸向父亲,父亲的嘴角微微向上翘着,右手摸向腰间——没带水果刀。“我真粗心。”父亲心里在自责。他弯下腰,双手捧住儿子的小手,“来,爸爸给你啃掉苹果皮,好吗?”儿子点点头,忽闪了一下眼睛。于是父亲蹲下身来,开始了那个漫长而感人的动作。他的头微向左倾,左脚着地,右脚跟踮起,显出用力的样子。我注视着眼前这对父子,两行感动的泪水顺着脸颊滑进我嘴里,“很甜。”我自言自语。但见父亲只啃了一半,让儿子拿住留有苹果皮的另一半,然后缓缓地站起来,掏出手帕,擦擦嘴和手,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看着儿子大口大口地吃着苹果,那笑意在他脸上荡漾开去,……融融父爱注入了啃苹果皮的这一动作。啊,父母之爱,无时不在!13.对“开始了那漫长而感人的动作”中的“漫长”理解正确的是( )a.说明父亲啃苹果皮的时间长。 b.说明父亲啃苹果皮的艰难。c.说明这个动作表达出爱的长久。 d.说明今后类似动作还很多。14.“很甜。”我自言自语。“很甜”是指( )a.苹果本身很甜。 b.我感到了父母之爱的“甜”。c.对父爱是甜的感叹。 d.意识到儿子吃苹果之甜。15.点明这个动作含义的一句话是: 。16.本文所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有 、 和 ,记叙的顺序是 。17.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三)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曾经为我苦了一生,把我养大,送我进学校,为了造屋子,买了几亩田地。六十岁那一年,还到汉口去做生意,怕人家嫌他年老,只说五十几岁。大家都劝他不要再出门,他偏背着包裹走了。“让我再帮儿子几年!”他只是这样说。后来屋子被火烧掉了,他还想再做生意,把屋子重造起来。我安慰他说,三年以后我自己就可积起钱造屋了,还是等一等吧。他答应了。他给我留下了许多造屋的材料,告诉我这样可以做什么,那样可以做什么。他死以前不久,还对我说:“早一点造起来吧,我可以给你监工。”但是他终于没有看见屋子重造起来就死去了。他弥留的时候对我说,一切都满足了。但是我知道他倘能再活几年,我把屋子造起来,是他所最乐意的。我听到他弥留时的呻吟和叹息,我相信那不是病得痛苦的呻吟和叹息。我知道他还想再活几年,帮我造起屋来。18.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的含义。弥留( ) 呻吟( ) 19.“我的父亲曾经为我苦了一生”,根据父亲对我的爱,从中体会父亲为“我”做了哪些事情? 20.“大家都劝他不要再出门,他偏背着包裹走了”。“偏”这个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21.对“我相信那不是病得痛苦的呻吟和叹息”一句怎么理解? 22.本文围绕哪件事描写父亲对儿子的深情? 23.本文赞颂了什么? 24.父亲为儿女做的事很多,你能写出两件事吗?从中你有什么体会? (四)父亲的手父亲四十多岁了,身体有些发胖,头发因长年的操心劳作风吹日晒,渐渐泛白了。也许父亲不爱说话吧,他对子女的爱是深埋在心底的。经过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我愈加明显地感受到了父亲的爱是那么深沉,那么含蓄。使人感触最深的是他那一双实实在在的农民的手。那年春天,我将要参加升学考试,但是祸从天降,母亲不幸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我也不小心左脚摔成了骨折,不能行走,可又要面临升学的挑战,每天接送我上学的担子就落在了父亲的肩上。他一送就是一个多月。当我感觉到能慢慢走路时,我告诉父亲,不要再接我,他一边修着车子,一边说:“骨头还没长好,要日后落下啥病根儿咋办?”我没有坚持,乖乖地听了父亲的话。可是放学后,我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父亲来。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小雨,阴郁的天气最能使人心烦。我慢慢地走出了学校。就在校门口不远,我遇到父亲,两人都没说话。他把我扶上自行车。前面的坡又陡又长,且路面不平,很少有骑着自行车到坡顶的。可对父亲,这不是难事,就算带上我,让他骑上坡顶仍旧面不改色。然而今天,我明显感觉到父亲的呼吸有些急促了。我说:“爸,下来推着走吧!”父亲头也不回:“没事儿,一会儿就上去了!”到家后,我向妈妈说今天去接得晚了,妈妈满脸痛楚地说:“丽,你没看见你爸的右手小指包着纱布吗?”我不由愣了。原来父亲送我上学回来时,遇上了车祸,小指夹在两辆车中间,成了粉碎骨折。到医院包扎后,又急急忙忙赶着去接我。听到这儿,我眼眶一热。喉咙里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似的,想哭,又哭不出来。一瘸一拐地来到父亲的身边,见他躺在沙发上,两眼紧闭,双手交*放在腿上。我握住父亲的手问:“爸,疼不疼?”父亲仍然紧闭双眼,紧咬着牙关轻轻地说:“骨头都碎了,你说疼不疼?”我的眼泪终于止不住了,沿着两颊无声地滑下来。朦胧中,我望见了父亲那双骨节分明的手,有着几个大大的厚茧。从此,我有意无意总是能注意到父亲的手。我只感到奇怪,父亲的手能种田,能开车,整天沾满了泥土和汽油,可一回家就不同了。他总是把手洗得干干净净的。当他教我写毛笔字时,我奇怪,长满了老茧的手,写出的毛笔字怎么那样好看?当他教我拉二胡、吹笛子时,我纳闷,一双干重活的手,怎么对指法变幻如此纯熟?后来,我渐渐长大,慢慢看懂了父亲的手。他的手上写满了几十年的风雨沧桑,写满了对新生活的努力和对子女无私的爱!冥冥之中,我隐隐感到,尽管世事变迁,命运坎坷,我是永不会忘记这双手了,直到走完人生之路!25.下面是对父亲的手的概括,选出最恰当的一项是( )a.那是一双实实在在的农民的手。b.那是一双干重活的手。c.那是一双接送我上学的手。d.那是一双写满了对新生活的追求和对子女无私的爱的手。26.“我的眼泪终于止不住了,沿着两颊无声地滑了下来”的原因是( )a.后悔自己曾对父亲不满。 b.见父亲的手粉碎性骨折,心痛。c.被父亲对子女无私的爱所感动。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27.作者抓住了父亲的手,选了哪些材料? 28.谈谈“我”的感情变化。 三、写作29.父亲对同学们来说是最熟悉不过了,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父爱。请以“父亲”为题目,选取一、两个生活片段,写成一篇文章,以体现出你所感受到的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