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功率

  设计理念

  从生活实际中用电耗能的差异性──不同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不同入手,引导学生观察电能表的转动快慢不同,提出电能消耗快慢的度量问题,引入电功率的概念。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物理,从生活走向物理。通过学习电能的计算,认识节能的不同方法,可以采用功率小的用电器,也可控制用电时间,体验科学问题与技术和社会的联系,从物理走向社会。通过探究用电过程中电功率与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经历探究认识电功率与用电器两端电压、用电器中的电流的关系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意义,学会认识电器上标出的功率值,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w或kw。会用电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和方法目标:观察体验电能表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通过科学探究电功率与用电器中电流的关系(或与用电器电压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w或kw。会用电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习用实验研究电功率问题。形成节电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简易家庭电路示教板:接有电能表,一个保险盒,一个开关,一个卡口式电灯泡及其灯座,一个插座,另外还有一处留有用来接电流表的接口,交流电流表(1a和5a量程)。手摇发电机。不同额定电功率的电灯泡3只。节能型电灯一只(功率1w)。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常见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值。

  教学难点

  区分电功率和电能的物理意义;区分电功率单位kw和电能单位kw·h;多个物理量同时出现在本节课中,对学生学习构成困难。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电能的知识导入新课

  演示实验:手摇发电机给灯泡供电,摇得越快,灯泡越亮。

  提出问题:

  这个实验中的电能是谁提供的?消耗什么能量能得到电能?

  这个实验中灯泡工作时得到了什么能?消耗了什么能?

  你还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摇得快些,灯泡更亮?从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老师总结:电能问题的确存在于三个不同的方面,电能的生产、消耗即转化问题,消耗的电能有多少即量度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用电器中电能消耗的快慢问题。

  二、本节课就来研究电能消耗的快慢问题。认识怎样衡量电能消耗的快慢?

  1.教师设问:某家庭上月在用电管理所交费购入100元的电,约200度(按本地电价水平计算),结果40天后全部用完。同样的情况下另一家庭却用了60天。哪个家庭耗电更快?能否从电表上反映出来?

  演示实验:在简易家庭电路板上接有电能表,一个开关,一个卡口式电灯泡,一个插座,另外还有一处留有用来接电流表的接口。

  观察:

  只接25w的家用灯泡时,电能表上的铝盘转动的快慢。

  只接550w电炉时,电能表上的铝盘转动的快慢。

  学生讨论:能看出谁消耗电能更快吗?你认为应该怎样衡量消耗电能的快慢?你知道25w,550w各表示什么意思吗?

  2.老师和学生总结交流:电能消耗的快慢完全可以用一样长的时间内消耗电能的多少来加以区分,当然也可以用消耗一样多的电能所用时间的长短来衡量。涉及到两方面消耗的电能和用电时间。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