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四节鱼第五节导学案(新版人教版)

课题:   第四节 鱼 课型:新授课    课时:1 【学习目标】 1、记住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主要特征。 2、观察与思考鱼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 【学习重点】 1、了解动物分类。 2、记住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主要特征。 【难点预测】 记住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主要特征。 【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一、仔细阅读教材p19页第1、2段,明确动物的种类及主要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温馨提示:脊柱是由脊椎骨构成的. 1、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      多万种,根据体内有无          ,可分为脊椎动物(有脊柱)和       (无脊柱)。 2、了解多种多样的鱼。 二、认真观察课本p20-21页图片,归纳一下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有哪些? 温馨提示:我国的四大家鱼是指(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1、能靠       来获取食物和        。 2、能在水中              。 【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小组内交流以上内容:要求1、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交流自学所得。 2、小组长对于小组成员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帮助。 【学生展示·教师激励】 请同学们大胆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提出自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认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探究·教师引领】 同学们要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分析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阅读教材p22----p23的观察与思考,简要归纳鲫鱼哪些特点是适于水中生活的? 温馨提示:(1)、鱼体的侧线:感知水流的大小、方向和速度。 (2)、鱼鳔:上浮下沉、减轻比重。 (3)体色:背深腹浅(有利于防御敌害)。 (4)鱼的鳃有鳃丝、鳃弓、鳃耙三部分。 1、体形:梭形,有利于克服鱼在游泳时对水的             。 2、鱼的游泳器官是鳍(鲫鱼的鳍有     种): 胸鳍(成对)—维持      ,辅助转变方向。腹鳍(成对)—维持平衡。 背鳍—掌握鱼体的平衡(关键)。          臀鳍—维持平衡,协调运动。 尾鳍—产生前进的       和改变运动方向。 3、鱼的鳃是     色,说明内含丰富的                。 4、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常被有鳞片;用         呼吸,通过        和         摆动以及        的协调作用游泳。 【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1、鲫鱼身体呈梭形,这有利于(   ) a、游泳         b、漂浮         c、捕食         d、升降 2、与鱼的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   ) a、体表有鳞片     b、用鳃呼吸    c、有各种鳍   d、以上三项都是 3、水由鱼口进入,经鱼鳃,鳃盖后缘流出时,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 a、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       b、氧含量增高,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氧、二氧化碳含量都增高           d、氧、二氧化碳含量都减少 4、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是因为鱼在陆地上无法用      (    )来呼吸 a、皮肤      b、体表      c、体壁         d、鳃 5、活鲫鱼的鳃丝颜色鲜红的原因是鳃丝的                (   ) a、毛细血管丰富   b、静脉血管丰富  c、大的血管丰富  d、动脉血管丰富 【拓展提高】(考点链接—相信你能行!) 1、下列动物类群有口无肛门、有消化腔的是             (     ) a、软体动物  b、甲壳动物     c、腔肠动物    d、两栖动物 2、下列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 a、螃蟹      b、河蚌         c、乌龟        d、珊瑚虫 3、鲫鱼游泳时的动力来自                         (     ) a、胸鳍和尾鳍的摆动       b、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 c、尾鳍的摆动              d、所有鱼鳍的协调运动 4、目前已知的动物种类150多万种,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                            (     ) a、脊索       b、脊柱        c、脊椎       d、脊髓 5、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   ) a、海马       b、鱿鱼        c、章鱼        d、鲸鱼 6、当人从潜水滩上走过时,水中的鱼会迅速游开,这是因为   (     ) a、鱼能通过眼睛看见有人走过来  b、鱼能通过侧线感知水流变化 c、鱼耳能听到水声          d、通过鼻孔鱼感知了水的波动 7、鲫鱼不停地用口吞水,水从口进入再从鳃孔排出,完成的生理过程是  (     ) a、呼吸   b、排泄体内代谢废物   c、呼吸和取食   d、游泳时产生动力 8、养鱼的鱼缸如果不经常换水,鱼会出现"浮头"现象,甚至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     )

a、水中缺少食物   b、水中微生物过多   c、水中缺氧    d、水质容易变坏 【教学反思】 课题:   第四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课型:新授课    课时:1 【学习目标】 1、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学习重点】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预测】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1、青蛙和龟既能水中生活,又能陆地生活,然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龟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呢? 2、青蛙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观察、思考、讨论。 3、青蛙为什么既能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活动? 前肢短支撑,后肢长跳跃、有蹼划水;能用肺呼吸 。      4、其他两栖动物:       蟾蜍、大鲵、蝾螈 【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小组内交流以上内容:要求1、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交流自学所得。 2、小组长对于小组成员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帮助。 【学生展示·教师激励】 请同学们大胆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提出自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认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探究·教师引领】 1、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以辅助呼吸。 2、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农田害虫的天敌; 禁止对它们滥捕乱杀。 3、爬行动物 (1)、蜥蜴的身体结构、呼吸、生殖 蜥蜴适于陆地生活的的重要原因 头部后面有颈; 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 发达的肺; 卵外有坚韧的卵壳。 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4、其他爬行动物:龟、 鳖、蛇、鳄。 5、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用肺呼吸;     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   韧的卵壳。 6、盘点收获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     主要特征     与人类关系     【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1、某同学捉到一只活青蛙,并把它放到有较多水的鱼缸中,准备精心饲养,观察蛙的活动,可第二天青蛙就死掉了,青蛙死亡的原因是                     (        )。 a.缺氧       b.饥饿        c. 惊吓       d.水质有问题 2、在下列有关两栖动物的描述中,有错误的是                      (        )。 a.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b.两栖动物变态发育;幼体呈蝌蚪形,成体具有四肢 c.两栖动物心脏为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 d.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一般在陆地生活 3、下列动物都属于两栖类的一组是                               (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