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然资源教案

2024-02-23

关于自然资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定义的分类,能够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了解我国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存在的问题。

  3、知道我国水资源的严峻形势,理解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教学重点】

  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1、自然资源。

  据图说出自然资源的定义,重点注意自然二字。

  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他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常见的可再生资源有:土地,水,阳光,空气,生物等。

  常见的非可再生资源有:矿产。

  结合煤和石油的分布图说明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空间分布不均衡。

  2、土地资源。

  结合课本插图找出土地资源的四种利用类型,总结其利用特点: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列表总结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情况。存在的问题,要结合一些漫画掌握。

  3、水资源。

  我们日常生活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水和部分地下水,而最多的水资源是冰川水。

  水资源短缺的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也非常严重,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时间和标志。

  (讨论)生活和生产中的节水措施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和应对措施:时间:夏秋多,冬春少,措施:修水库。

  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措施:跨流域调水。

  (强调)要特别注意跨流域调水中的南水北调线路和意义。这是一个学习的重点

  总结:本章主要讲述了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特点,重要主要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多分析一些关于环境的漫画,做相关题目练习

  【作业设计】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和解决措施。

关于自然资源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

  2.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特征;

  3.能正确评价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

  过程与方法

  1.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都用到哪些自然资源;

  2.讨论以上提到的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

  3.结合课本图文资料,谈谈怎样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4.通过课本资料的数字,明确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

  5.讨论我国自然资源特点形成的原因:

  6.讨论,为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能辩证的认识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意义,进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

  本节重点

  1.自然资源的分类;

  2.我国的自然资源国情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本节难点

  树立保护资源的意识,在生活中自觉保护资源。

  教法学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一幅生活资料图片,让学生追本溯源,明确这些生活资料最终来自自然界。

  讲授新课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段,完成下面问题。

  1.自然资源的概念(注意概念中的关键词: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

  2.请同学们举例说出你知道的自然资源:

  3.判断下列资源哪些是自然资源;水、阳光、草地、动物、森林、小麦、雷电、玉米、核桃。

  二、请同学们阅读图3.1,回答问题。

  1.上述自然资源哪一种与其它自然资源不同?

  2.我们可以把自然资源分为哪两类?(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能够循环使用;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等,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

  3.举例说明你所知道的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三、读图3.2和3.3,回答问题。

  1.可再生资源具有什么特性?

  2.可再生资源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据图说出你的理由;

  3.根据上述内容你认为应该怎样利用和保护资源?

  四、出示我国陆地、矿产、耕地、河流年径流量、森林等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的比值资料,据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下表

  自然资源

  作业: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手抄报

关于自然资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大量的数据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数量大、种类多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民族自豪感。

  2.通过与其他国家比较,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特点,明确我国在自然资源上面临的严峻形势;通过分析其中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资源短缺的现实国情,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与人地协调的观念。

  3.通过我国资源在“总量”和“人均”上一“多”一“少”的`对比,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在整章教材中起到了"概述"和"引言"的作用,为后几节的学习作了知识和价值观的铺垫。教材首先利用一系列的数据,使学生认识到了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对于"自然资源总量大"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优势,以及造成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原因,教材只是概括的提了一下,因为在后面几节的内容里会具体介绍。但是作为这一章最关键的一个概念,教材并没有解释,它是通过数据来体现自然资源的含义的, 教师应予以补充。

  教材还通过"想一想"安排学生将我国与世界上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相对比,给学生几个启示:第一,控制人口是缓解我国自然资源紧张的一个途径;第二,即使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不足,只要利用合理,同样也能把经济发展好。

  在教材的最后,提到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 教师需要为学生解释清楚。并且要让学生认识到: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得不合理,同样也会面临无法再生的局面。

  教法建议

  本节的从内容上来说线索非常清楚,但这一思路决不能成为 教师教授的线索,要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数据事实将我国自然资源的现实国情分析出来。所以 教师在讲课之前,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查找资料,或者 教师给学生提供大量资料,使学生在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之后,再提升到理性认识上。

  为了明确自然资源的含义, 教师可以在介绍概念之后再举出几种事物,让学生来判断这些是否属于资源,从而理解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接着再让学生辨别哪些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再生,哪些不可以,为后面提出解决资源紧张的措施作个铺垫。

  教学设计方案1

  [新课引入]播放一段反映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的影片,或者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以及数据资料,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并以此感到自豪。

  [出示相关资料]

  展示资料:(投影)

  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

  类别

  国土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资源基本特征

  总量居世界位次

  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导致人均占有资源量极其稀少,人均资源不足。

  [小结]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即:资源总量多,人均少。

  [ 板书]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总量多,人均少

  [提出问题]根据我们所了解的知识,请大家对比一下我国与日本、美国、加拿大三国在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方面有何差异?

  对比之后,我们从日本这个国家对资源的利用政策上有什么可以学习的呢?

  从分析中找到我国在资源利用上的问题:利用不尽合理

  对于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让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分析,并能认识到我们也应积极参与到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实际行动中去,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作一名小环保主义者。

关于自然资源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常识,使学生了解水的重要性;使学生初步了解水污染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加强环保意识。

  2.知识技能:让全体同学充分参与整个水的教学过程,全面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3.科学品质:通过本节的学习,建立节水、爱水,爱我家园的环保意识中。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节水与防止水污染。

  2.难点:节水与防止水污染。

  教学用品

  挂图、小黑板、幻灯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空气中的氧气与我类有什么关系?

  二、引入新课

  (讲解)空气是人类和动植物生存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还有什么物质在人类和动植物生存中所占的地位可与空气相比呢?这是本节所要讲解的另一种重要物质--水。

  三、新课讲授

  (引入)本节主要介绍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水与式农业的关系;水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水污染的严重后晨及防止污染的重要意义。

  (阅读)本节 阅读为主,然后围绕以下问题进行发言。

  (投影)1.水在自然界的存在,水与人类的关系及保护水源 。

  2.本地区缺水情况的调 查报告。

  3.水质污染的果及防止水污染的意义。

  4.学校学生用水现象,包括节约和注费两种情况。

  5.《水法》的主要内容(简介)和颁布实施的意义,节水徽记的含义。

  (分析)以上1--5题可由学生阅读完有关教材后,指定一个学生回答,其他同学作相应的补充。特别是2、4两题,与他们日常生活、所处的环境联系比较紧,这样通过讨论、归纳,更加增强他们节约用水的意识。第5题进行讲争时,结合"节水徽记"的挂图,投影出示《水法》的主要内容,这样使学生印象深刻、强烈。最后归纳总结本节的主要内容。

  (小结)(小黑板出示)

  1.水在自然界的存在:

  (1)地球表面3/4覆盖着水,但地球上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十分不均匀。

  (2)大气中售有大量的水蒸气。

  (3)动植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

  2.水与工、家业的关系

  3.保护水资源

  (1)淡水资源不足。

  (2)淡水分布不均匀,需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3)水污染严重。

  (4)淡水污染 的危害性及保护措施。

  四、典例分析

  例1 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因素是

  a.工业生产中"三废"的任意排放

  b.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c.家业生产中化肥、家药的使用

  d.以上三项都 是

  (分析)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以及家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都会造成水污染。

  如何预防: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例2 下列预法中,正确的是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b.自然界的水主要用于人们的日常饮用

  c.凡是无色透明的水都是能饮用的

  d.工农业用水也主要是淡水

  (分析)地球上的水尽管很多,但淡水量不到总量的1%,

  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农业用水都主要是使用淡水。水是不能再生的,所以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是有限的。不光人们日常饮用水,工农业生产上的用水远远大于生活用水。无色透明的水不一定都能喝,饮用水必须经过严格的净化、消毒、软化等处理后,再经化验有害万分,其他指标均在规定范围内,这样的水才能饮用。

  五、归纳小结

  1.重要的是在于参与,在参与中受到教育。

  2.增强节水的自觉意识。

  六、作业布置

  1.课后习题1、2、3。

  2.课时作业设计:第一题中1-5。

  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投影)

  1.水在自然界的存在,水与人类的关系有水源的保护。

  2.本地区缺水情况的调查。

  3.水质污染的严重后果及防止污染的意义。

  4.结合学生进行节水教育。

  5.进行《水法》和"节水徽记"的教育。、

关于自然资源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知道自然资源的定义和范围。

  2、 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知道常见的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3、 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自然资源的分类

  【教学用具】

  地理景观图,中国煤矿分布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引入新课:观察景观图,引入自然资源的讲述。

  2、阅读课本52页,找出自然资源的定义,区别资源和自然资源。

  板书:一、自然资源极其类型

  1、自然资源

  讲解: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些人工产生的东西也是资源,但是不属于自然资源。

  那么,自然资源分几种类型呢?请同学们讨论给出答案,并且结合日常生活举几个例子。

  补充:自然资源分类的关键是能不能生长繁衍和循环利用,注意他们的界限不是绝对的,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因此,即使是可再生的资源也要注意保护,合理利用。

  (转承)我国的自然资源有什么特点呢?大家通过阅读煤矿、石油天然气分布图得出结论。

  板书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1、 总量丰富,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

  2、 空间分布不均

  讲解:课本54页的表格是一个考试内容,要依据几种自然资源的位次,说出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

  总结: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总量大,但是人均少,浪费现象严重,因此要合理利用,注意保护。 自然资源指的是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

  前提是自然界中的东西,就是天然形成的,条件是对人类有利用价值

  阅读课本知道,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前者如土地、生物、气候等,后者主要指矿产资源。

  阅读煤矿分布图,知道我国主要的煤矿分布在北方,油田也分布在北方。得出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作业设计】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