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教案

2024-02-22

儿童诗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唱山西民歌《交城山》,能用语言表达对这两首不同风格民歌的感受,并学着用do、re、mi、sol、la五个音哼唱成短曲。

  2、能用语言表达对这两首不同风格民歌的感受,并学着用do、re、mi、sol、la五个音哼唱成短曲。

  3、熟悉乐曲旋律和结构特点,尝试看图谱学习竹竿舞的基本步伐。

  4、感受竹竿舞的舞蹈风格,体验跳竹竿舞的乐趣。

  教学准备:电子琴竹竿、鼓、竹竿舞音乐。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流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表现__,让每孩子都能大胆的尝试、积极的投入表演,而且想方设法表现的与众不同。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新课教学

  (一)、导入

  1、师介绍歌曲。《交城山》是一首山西民歌,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向往。

  2、说说你以前听过的民歌。

  3、听歌曲《交城山》。

  (二)、学唱歌曲。

  1、老师范唱,边唱边做一些基本动作。

  2、随琴模唱旋律。

  3、学习歌词。

  4、随琴唱歌词。

  (三)、歌曲表演。

  1、请学生自己设计动作。

  2、老师带领学生表演。

  三、为歌曲伴奏。

  1、选几种方式为歌曲伴奏。

  2、分组进行,看哪一组的学生表现得最有创意。

  3、让每一位小朋友都有参与表现的机会。

  4、鼓励创新,老师教的动作和表现形式只能作为参考,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创设更多、更好的表现形式来表现情景。

  5、活动评价

  教师不能只看到学生演唱的歌曲是否流畅,表演的动作是否准确到位,更应该注意孩子们在音乐活动中的参与意识和表意识。

  第二课时

  一、情景表演导入。

  1、观看表演。

  提问:你们知道这叫什么舞吗?他们是用什么东西来跳舞的?你们想不想也来学一学竹竿舞?

  2、听音乐。

  提问:那我们先来听一听竹竿舞的音乐,听一听音乐中有哪些乐器的声音?

  音乐中还藏了很多唢呐的声音,如果你找到了唢呐的声音,就请你做做吹唢呐的动作。

  二、学习竹竿舞。

  1、看图谱,学习唢呐动作。提问:你能看懂吗?请你说说图谱上的意思?请你来学一学。

  2、看图谱,在地面贴好的静止平行线上练习。

  3、教师敲鼓,听鼓声节奏在静止平行线上练习。刚才小朋友学的都很棒,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听着老师的鼓声来跳一跳。

  4、学生听音乐,在静止平行线上练习。

  三、看整体学习。

  1、学习铃鼓动作。

  小朋友刚才说了,听到了唢呐的声音,唢呐的声音我们给它配上了脚的动作,还听到了铃鼓的声音,那铃鼓的声音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出示图谱,铃鼓的声音我们可以做拍手的动作。

  2、教师敲鼓,学生听鼓声节奏在静止平行线上练习师:现在我们要看着图谱,听着老师的鼓声,把唢呐的动作和铃鼓的动作一起来做一做。

  3、听音乐,在静止的平行线上练习师:这次我们跟着音乐来跳一跳吧

  4、在静止的竹竿上练习

  师:小朋友学的真棒,刚才我们在像竹竿一样的线上跳了竹竿舞,你们想不想在真正的竹竿上去试一试啊?

  5、教师敲鼓,在活动的竹竿上练习师:小朋友刚才看到的竹竿舞,竹竿是怎么样的?你们想不想挑战一下在敲打的竹竿上跳竹竿舞呢?

  6、听音乐,跳竹竿舞师: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跳起来吧。

  四、集体表演

  邀请客人老师一起参与。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我们请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来跳吧

  五、活动延伸。

  其实今天我们只玩了一种竹竿舞的跳法,下次我们再来玩玩其他的跳法,好吗

儿童诗教案 篇2

  一、活动目的: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为了让全体幼儿过一个快乐、祥和的“六一”国际儿童节,通过开展庆祝“六一”系列活动,积极创设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亮点,以点带面,使每个孩子的个性得到飞扬,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成功、合作与交往的快乐,从而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

  二、活动主题:

  我歌唱,我游戏,我快乐。

  三、活动准备:

  1、布置富有欢庆气氛的环境,将教室布置得有节日的气氛。写好主题语。

  2、作好参加活动的准备:歌表演、设计各项游戏,并做好游戏物品的准备。

  3、准备活动奖品。

  4、音乐、谜语数条。

  四、活动时间:

  20xx年6月1日

  五、活动过程:

  (一)整队

  (二)刘老师老师宣布“六一”快乐!庆祝活动开始。

  (三)首先请老师致贺词。

  (四)表演活动。

  1、老师:六月是花儿盛开的季节,空气中夹着花儿的清香,请看表演:《崩塌踏蹦踏》

  2、老师:我们来玩游戏:抢椅子。

  3、老师:我们来几个脑筋急转弯的游戏。

  4、请看独舞、歌曲(会让小朋友们都提前准备,只要是有准备的踊跃参加的都可以到前面来表演。)

  5、请收看所有小朋友的骑马舞

  6、下面我们来玩击鼓传花,鼓声停了,谁的手上有花就要表演节目。

  7、今天是我们的节日,为了庆祝我们的节日,我们一起来合唱《快乐的节日》。

  六、活动结束与延伸:

  “六一”的歌儿是甜甜的,“六一”的`花儿是香香的。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一起庆祝小朋友们的节日,祝愿你们这些祖国的花朵在阳光雨露中茁壮地成长。

  合:不知不觉,半天就过去了,让我们抓紧这大好时光学习吧!并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快乐的日子!联欢会到此结束。

儿童诗教案 篇3

  学情分析:

  小学生都具有好奇、好玩、好动、好表现、好表扬等心理特点,同时对新奇的事物非常感兴趣。同时,六年级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能力和参与意识,在一定的情境中,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大胆表达、勇于合作,展现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目标: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英语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根据以上要求及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运用一般现在时的句子介绍动物习性。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组内讨论,组间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和谐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和自觉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策略:

  (一)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任务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本课的设计中,我运用了“任务型”教学方式,要求学生通过表达、询问、解释、沟通、交涉、协商等多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同时注重英语中听、说、读、写各项基本技能的训练;英语课程标准强调重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将在“任务型”教学方式的引导下,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二)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多元性评价]心理学家指出:学生在课堂上有获得表扬的需要,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多元性的。所以,在教学中我着眼于学生语言运用的培养,采用激励性评价、师生评价、生生互评等多元性评价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实现教学过程的化。

  (三)教学手段

  1、结合本课教学目标我设计了“猜谜语”、“听音排序”、“听音写词”、“动物习性的讨论”、 “学说小韵诗”、“写写喜爱的动物”等几项任务。

  2、利用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其集体荣誉感。

  教学过程:

  一、Warm up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s: Good morning, teacher!

  T: Pleased to meet you!

  Ss: Pleased to meet you, too!

  T: Now relax yourself. Let’s listen to music.

  (Play the song 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Ss: (Listen, repeat and clap.)

  T: This song sounds nice. There are lots of animals in the song. Yes?

  Ss: Yes!

  T: Do you like animals?

  Ss: Yes!

  T: Now I say, you guess which animals they are. Let’s have a match between four groups. OK?

  Ss: OK!

  T: Number

  1. They’ve got long tails. They climb trees very fast. They like bananas. What are they?

  S1: They are monkeys.T: You are very clever! Group 2 can get a flag.

  T: Number

  2. They are tall. They’ve got long necks. What are they?

  S2: They are pandas.T: Fantastic! Group 3, a flag!

  T: Who can say another animal?

  二、Presentation

  T: So many animals! I like pandas. But I don’t like snakes. (Write on board.) What about you?

  S1: I like monkeys. But I don’t like tigers.

  S2: I like bears. But I don’t like dogs.

  T: Good. And do you know what do pandas love? (Write the title: Unit 2 Pandas love bamboo.)Ss: (Read the title together for twice.)

  T: Today we’ll discuss some animals. Let’s see what they are.(Show the pictures of animals.)

  Ss: (Read and spell the words together for twice.)

  三、New contents

  T: These animals are lovely. You can see them on your books. Now listen to the tape, order the pictures.

  T: Now I’ll check the answers. Who can tell me?

  S1: Number 1 is …T: Excellent! And what do they like? Let’s listen, then you should say and write down the sentences.

  T: First, which animals?

  Ss: Snakes.

  T: Who can repeat the sentence?

  S3: Snakes love the sun.

  T: Great! (Write on the board.) Read together, please.

  Ss: Snakes love the sun.

  T: Next, which animals?

  Ss: Elephants.

  T: Who can repeat?

  S4: Elephants like water.

  T: Can you write on board?(The same process for the other animals.)

  Ss: (Read the sentences together.)

  T: (Correct the mistakes.)

  T: Now I say numbers, you say the sentences.

  T: Who can come here and point to the pictures for us?

  S2: I can. …You are very good!

  四、Practice

  T: Can you remember now?

  Ss: Yes!

  T: OK. I say, you guess. They love the sun. What are they?

  S5: They are snakes.T: Very good. Now work in pairs, practice part 2.

  Ss: (Work in pairs to do the practice.)

  T: Who want to show your dialogue?Ss: (Several groups act out.)

  T: You did a good job! Now let’s learn another animal----owl.(Read and explain the word.)

  T: I’ll ask students to explain the sentences.

  Ss: (Study the chant, and then say with the rhyme.)

  五、Enlargement

  T: Today we’ve learnt lots of animals. But which do you like? Now talk in groups: What are your favorite animals? Why?

  Ss: (Talk in groups.)

  T: Stop! Now write down your ideas. You can write like this: My favorite animals are …Because… T: Who want to read your sentences?

  S1: …

  S2: …

  T: You are very lovely. We love animals, because they are our good friends. Let’s read loudly!

  Ss: We love animals, because they are our good friends.

  T: Again! Louder!

  Ss: We love animals, because they are our good friends!

  T: Well done, children! You should remember this sentence.Class is over. Goodbye, children!

  Ss: Goodbye, teacher!

儿童诗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单词:candy ,key ,toy, notebook.

  2.能够运用句型What’s in your schoolbag?进行问答并熟练描述书包中各种物品的名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句型:What’s in your schoolbag?

  2.词汇:candy,key,toy,notebook.

  教学难点:

  名词复数的运用。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Sing a song.<>

  2.复习PA的词汇(快闪)。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复习完PA的词汇,接着出示notebook,老师领读,学生跟读,逐个仿读。下一步出示幻灯片:What’s in your schoolbag?引导学生回答: A notebook.

  2.出示monkey,引出key,在展示keys.

  3.幻灯片出示一个男孩手拿魔方,但把魔方遮盖住,让学生来猜。还有用boy引出toy,toys.

  4.教师呈现糖果盒钥匙的实物教学单词candy和key。

  5.以上单词要求学生跟读,逐个读。并且出示句子What’s in your schoolbag?... .

  6.出示与课本同步的视频。第一遍让学生只听,第二遍让学生跟读。

  7. Let’s chant.

  What's in my schoolbag? Key, key. What's in my schoolbag? Toy, toy. What's in your schoolbag? Candy, candy. What's in your schoolbag? Notebook, notebook.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Play a game

  (1)What’s missing?

  (2)What’s in my schoolbag?

  (四)巩固扩展(consolidation)

  (1) Look and fill.

  (2) Make a report

  先用实物展示,老师问,学生答。

  Homework

  1.Copy new words on your exercises books.

  2.Finish “Draw and say”. Then ask and answer “What's in your schoolbag? keys,...” with your partner.

  板书

  My schoolbag

  What’s in your schoolbag?

  notebook

  key

  toy

  candy

儿童诗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巩固画各种动态人物的技能,学习简单的画面布局。

  2、进一步培养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春天树林的背景图一幅。

  2、教师用吹塑纸剪制的大型运动器具(如滑梯、秋千、跷跷板、攀登架、小火车等)以及用油画棒绘制的两个动态不同的人物。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出示背景图。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画,你们看美不美?(引导幼儿从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讲述自己的感受)

  2、这是公园的一角,这里有一片美丽的树林,树林里有块空地,想一想,这里可以放什么呢?(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讲述)

  3、出示剪制的大型运动器具。我们把这些大型运动器具搬到树林里去,好吗?

  二、讨论画面布

  1、滑梯放在哪里比较合适?(滑梯比较高大,如果放在前面会把后面的物体挡住,因此放在后面比较合适)

  2、攀登架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可以放在中间靠左处,与滑梯前后交错)

  3、跷跷板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可以放在前面,因为它比较低)

  4、小火车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可以放在画面的最前面,并靠边)

  5、秋千放在哪里比较合适?(挂在树上)

  6、你们瞧,现在的公园更像什么了?(儿童乐园)

  三、学习绘画不同动态的人物

  1、儿童乐园真好,不过好像还缺少点什么,怎么办?(自画、自剪人物,然后贴上去)

  2、出示范例(如图一)。老师请了两位小朋友来玩,你们能看出他们正在玩什么吗?

  3、教师根据幼儿意见,将两个范例分别放到相应的运动器具上,使幼儿进一步理解动态与器具特点的关系。

  4、教师示范画出坐、跑、攀登等动态人物。

  5、幼儿绘画各种动态的人物,要求幼儿颜色搭配要和谐,涂色要均匀,人物要剪得光滑、细致。

  6、幼儿把自画人物“送”到儿童乐园去玩,教师按幼儿的.意愿,将其作品一一贴在相应的运动器具上。

  7、教师选择一件作品,从其色彩,动态等方面进行讲评,然后请几名幼儿参加讲评。

  四、游戏

  1、幼儿根据教师口述的要求,模拟相应的动作。如教师说“现在玩跷跷板”,幼儿立即说“跷呀跷”,边模仿玩板的动作。

  2、我们一起造的儿童乐园太好玩了,让我们以后再一起玩吧。

儿童诗教案 篇6

  学写儿童诗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能自主选题,发挥想象,正确使用语句创作儿童诗。

  2、过程与方法:体验儿童诗的创作过程,共同交流,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儿童诗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创作的信心。初步培养审美意识,对生活的热爱,抒发真挚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由于学生以前接触过各种类型的诗,所以对于写诗并不陌生,只要让学生明白了儿童诗的特点,再引导会改写,能补充诗,并创造意境让学生尝试创作诗,就突破了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学生无论是在课本中还是从生活中都接触过各种各样类型的诗,所以对诗并不陌生,在前几学期的学习中经常会联系仿写一些简单的小诗或是诗歌中的一个小节。但是并没有特别系统地学习过诗的主要特点和写作方法,所以用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尤为适合,孩子们都非常有兴趣写。

  四、教学过程(课前学生自由诵读)

  (一)解读儿童诗,把握基本特征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已学过许多诗歌,最近,我们就刚刚学完两首儿童诗———《我想》《儿童的水墨画》,我也听说,最近,同学们课下也阅读了许多儿童诗歌,谁愿意将自己喜欢的诗歌向大家展示一下?(请两位同学朗诵)

  从同学们的朗读中看出,大家很喜欢儿童诗。那么,儿童诗与一般的文章有什么不一样呢?它有什么特点呢?大家不妨结合自己读诗的感受谈一谈。

  (鼓励大家谈感受)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小结课件出示:

  格式自由    情感饱满

  语言凝练    意境优美

  想象丰富    巧用修辞

  格式提醒:可以是像《儿童的水墨画》那样以组诗的形式来写,但要注意围绕一个主题,表现一个中心。

  (二)赏析儿童诗,领悟精妙构思

  刚才,从同学们的交流看,大家既爱读,又会读,真有一双慧眼啊!其实,儿童诗本来就是专门为我们儿童写的,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诗歌,我们看着倍觉亲切。这些诗,构思精巧、缜密。这些诗,不但大人能写,而且我们儿童也能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写儿童诗。板书:学写儿童诗

  下面,我们先来共同欣赏一首儿童诗,来学习儿童诗的构思方法。

  大海睡着了

  风儿不闹了,

  浪儿不笑了。

  深夜里,

  大海睡觉了。

  她抱着明月,

  她背着星星。

  那轻轻的潮声啊,

  是她睡熟的鼾声。

  讨论:大家读得很认真,有什么感受吗?说说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地方?这首诗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你看到了吗?这首诗写了海的什么特点?(宁静、安详)你认为哪儿写得比较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

  (或者这样引导赏析:1、这首儿童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要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体现了哪些儿童诗的特点?)

  讨论交流:通过刚才的赏析,大家是否领悟到写儿童诗的一些窍门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小结板书:

  选材:山川风光等自然景观,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生活学习等生动场面,文具玩具等生活用品。梦、幻想、未来世界等(师:如果不喜欢这些素材,也可以根据自己爱好写一些小诗,如:梦、幻想、未来世界等。)

  构思方法:小处着眼,表达一个意思,表现一个中心……

  表现方法:拟人、比喻、排比、反复、反问……

  (三)儿童诗补白,尝试运用方法

  出示诗歌

  春天怎么来

  春天怎么来?

  花开了,春天就从花朵里跑出来。

  春天怎么来?

  草绿了,春天就从绿色里跳出来。

  春天怎么来?

  我高兴了,春天就从我的心里飞出来。

  提示:春天的景色还有很多,比如,快乐的小燕子,叮咚响的泉水,沙沙下的春雨……同学们根据每一小节的结构,能不能自己给诗歌补上一小节呢?

  学生模仿原诗结构,独立进行诗歌补白。

  学生读自己写的,边评边议。(从结构,中心两方面评)

  (四)放飞思绪,独立创作

  诗歌是放飞的思绪,是想象的翅膀,是纯洁的童心……相信,刚才的讨论,一定会给大家许多启发和灵感。当我们放松心情,打开记忆的闸门,那一个个生动活跃的形象就会跳到我们眼前,那么,用你的智慧的笔去描绘,去表达吧!

  学生自由创作。

  (五)小组交流,互相提意见,自行修改。

  (六)集体交流、评议。配乐朗读。

  (七)教师总结:

  同学们,诗歌是一只背篼,盛满了大千世界的神奇万物;诗歌是一个情绪收藏家,集满了我们童年生活的喜怒哀乐;诗歌又是一艘载着我们理想的小船,帮我们悠悠地驶向文学大海。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让我们用自己的爱,用独特的心灵感悟,用我们稚嫩的笔去谱写美好的生活。

  教学反思

  儿童的天性是好奇的,他们充满了幻想,当孩子们接触外界的事物时,头脑中会产生许多希奇的想法和新鲜的形象。如: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能在月亮上荡秋千那该多好!可以说,儿童天生就是诗人,而儿童诗就顺应了孩子们的这种心理特征,儿童诗是孩子们和世界的直接对话!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节课。

  这节课,我从内容入手,引导孩子们感受诗歌创作的快乐。

  诗歌的特点是很多的,如形式长短不一,韵律美等等,但这节课,我没有过多地去品味去感受这些外在的形式特点,我淡化的是形式,然后从内容入手,引导孩子们从身边的景、事入手,去感受想象的快乐,感受诗歌创作的快乐。这样,孩子们的写作之路才会越走越宽敞,越走越亮堂。

  一、讲究设计,环环紧扣

  在这节课中,我一开始便抓住儿童诗至关重要的“想象”这一心理因素,通过循循善诱、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孩子们自由、放胆由此类比、联想,由物及物逐步发展到赋予物以活泼的生气,整个课程结构严谨,环环相扣,步步递进,形成了一个学生心理与语言循序发展的链条,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脚步在节节提升,却没有感到攀登得吃力,他们始终处在一种愉悦的情境之中。

  二、倡导自主,启发思维

  从教学思想上看,课堂上的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自主的、个性化的学习状态中,积极性非常高。热烈而有序的展现的是开放而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中,我把着眼点放在儿童身心与语言的发展之上,而又使二者形成了交叉互补,相辅相成;语言的实践,开阔了思维与想象,心灵的焕发又打开了语言发展的闸门。

  三、淡化形式,凸显内容

  从教学方法上,这次习作坚定地从内容入手,以内容决定形式。学生心中有了内容,清新活泼奇妙的语言就从口中流出。至于诗的形式,只做了三言两语的淡淡点拨———因为教学的目的是借助写儿童诗,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美化学生的语言,而不是严格地进行诗的创作,不是培养诗人。因此,在教学中,把读与思、思与说、说与写、写与思形成了互为因果的统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学生得到整体的发展。在读思说写过程中,注重学生自我的感受与品味,尊重学生的体验与表达,实现了学生天性与语文教学的统一。

儿童诗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念儿童诗,理解儿歌内容。

  2、通过秋天水果、农作物的丰收景象,感觉秋天人们收获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秋哥哥》图片。

  2、幼儿用书、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好,这节课我们上语言课,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们一首非常好听的儿童诗,名字叫做《秋哥哥》,我们先来看看图片吧。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了解诗歌内容。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图上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回答)

  (2)引导幼儿学说“满树红苹果”“金色玉米满山坡”“高粱红,谷子多,田野唱起丰收歌”的句子。

  2、教师完整朗诵诗歌,幼儿欣赏。

  教师:你知道图片里是什么季节吗?是谁把秋天变得这么美?

  (幼儿回答)

  教师:那现在小朋友们听老师把这首儿歌念一遍吧。

  3、教师提问诗歌内容,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诗歌。

  (1)教师:诗歌里是谁把秋天变得这么美?

  (2)教师:秋哥哥,树边过,带来了什么?

  (3)教师:秋哥哥又到了哪里?玉米变成了什么样子?

  (4)教师:高粱红,谷子多,田野唱起了什么歌?

  (幼儿回答)

  4、幼儿看图片,跟着教师学念儿歌。

  (1)教师:我们和“秋哥哥”一起把秋天变得更美吧!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诗歌。

  (3)请幼儿边看图边念诗歌。

  5、请个别幼儿到集体前面表演诗歌。

  教师:现在老师要请念的好的小朋友来到前面来表演这个诗歌哦,看看谁最棒。

  三、活动结束。

  教师:好的,小朋友们都念的非常棒,那我们这节课就先上到这里了,小朋友们下课后也要多念一念哦。

儿童诗教案 篇8

  一、指导思想: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是幼儿园最隆重的一个节日,也是幼儿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为了让幼儿度过一个快乐、充实而有意义的节日,新民镇第二幼儿园举行“多彩童年·放飞梦想”为主题的庆祝活动,此次活动本着“阳光、快乐、热烈、安全”的原则和要求,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使我园艺术教育活动做到常态化,努力提高我园艺术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展现我园全体师幼热爱祖国、朝气蓬勃、勇于探索、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活动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使幼儿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合作与交往的快乐,从而让幼儿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通过向家长、社会展示幼儿的“六一”活动,进一步塑造我园的`良好形象。为了使庆祝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三、活动主题:

  主题:“多彩童年·放飞梦想”

  四、活动内容:

  文艺节目表演

  五、活动时间:

  5月30日下午16:30——18:00

  六、活动地点:

  新民镇第二幼儿园大院

  七、参加对象:

  新民镇第二幼儿园全体师幼及家长

  八、组织机构:

  1、领导组:组长:齐峰伟

  副组长:王志强赵晔霞练凤成员:园务会成员及各班班主任

  2、职责:

  (1)组长:协调本次活动各项事宜。

  (2)副组长:负责会场舞台布置,严霞协助。

  苏英负责会场安排(包括出入场、演出秩序及会场秩序。)

  (3)主持人:

  教师:

  幼儿:

  (4)保卫工作:

  (5)保健工作:

  (6)安全工作:各班主任(苏英提前制定活动安全应急预案)。

  (7)班级幼儿秩序:由本班三位老师负责。

  (8)摄影、摄像:

  (9)音响设备:

  九、“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节目具体要求:

  1、本次节目内容以反映庆祝“六一”儿童节为题材,本着健康向上、阳光、快乐、热烈、安全的原则和要求;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富有感染力,展现我园师幼天真、活泼、热爱祖国、朝气蓬勃、勇于探索、阳光健康的精神风貌。

  2、节目形式以歌曲(独唱、合唱)、舞蹈(独舞、集体舞)、健美操、童话剧、情景剧、小品、国学表演、快板、器乐、武术、及语言类节目为主,由老师和幼儿共同创作编排。

  3、每个节目要体现“精”、“新”,每个节目时长不超过5分钟。

  4、以班级为单位,小班每个班出1个精品节目,中班1—2个节目,大班至少2个节目,由班上三位老师负责编排幼儿节目。

  5、为了保证节目的质量,各班在4月中旬将节目内容、参演人数上报园长处以便幼儿园统一安排。

  6、各班组织家长清理场地果皮纸屑。8。按顺序依次退场。

  十、注意事项:

  1、各班班主任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做好活动期间幼儿的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各班主任必须指挥本班幼儿按指定区域、位置就坐,不得中途退场,注意个人周边环境卫生,不得在活动场地上和园内乱扔废弃物和垃圾。

  3、家长不得将自家饲养的猫、狗等家畜带来幼儿园。

  4、所有女家长不得穿高跟鞋、短裤、背心等奇装异服。

  5、观看演出时不得在活动期间打太阳伞,以防遮挡扎伤他人,可以自备凉帽做好防晒工作。

  6、家长不得私带瓜子、花生等零食进园。

  7、家长为幼儿准备1—2瓶矿泉水。

  8、所有参演人员在16:20以前服装、化妆到位,确保演出前服装、化妆完整性。

  9、所有工作人员在16:20到场,协助演出前工作。10。指导教师时刻注意演出进程,台上正在演出时确保后台有2个节目候场;演出时指导教师在音响老师处应急、指导。

  11、演出时,在主持人报幕的同时开始登台准备,但力求安全、快速、安静、准确到位。

  12、演出结束时,指定演员根据安排登台谢幕。

  13、演出结束后,幼儿交给家长管理,仍然到指定位置就坐,不得大声喧哗。

  14、所有参演节目音频伴奏资料演出前一天上交到负责人手上,并注明曲目位置及节目名称,演出后统一领回。

  15、所有参演人员及工作人员务必听从舞台总调度安排,确保演出成功。

  16、主持人(老师)组织好整体会场秩序,演出期间不得在舞台前来回走动、窜流,以免影响摄像效果。

儿童诗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过“六一”节的欢快情景。

  2、鼓励幼儿用绘画来表现节日中最感兴趣的情景或最开心的时刻。

  3、培养幼儿愿与朋友分享快乐之情。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幼儿园过“六一”节的录象片段。

  2、围绕“六一”儿童节启发幼儿谈论、交流。

  3、纸、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讲述“六一”节的快乐。

  (1)昨天是什么日子?这天你过得怎么样?

  (2)讨论:为什么觉得快乐?你都做了哪些事?(帮助幼儿回忆过“六一”节的情景:一起布置教室、玩趣味游戏、有许多好吃的东西等)

  2、讲述别人的快乐。

  (1)昨天杨老师把小朋友在玩游戏时高兴的样子都拍下来了,我们来看一看录象里谁很快乐,他在做什么?

  (2)你看到谁很快乐,他在做什么?

  3、讲述最感兴趣或最高兴的一件事。

  “六一”节使你最感兴趣或感到最高兴的一件事是什么?

  4、用绘画来表现自己的`快乐。

  (1)“六一”节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快乐,让我们把它画下来吧!

  (2)幼儿作画,教师鼓励幼儿把最感兴趣的情景或最开心的事画下来。(播放歌曲“快乐的六一”)

  (3)把先画好的作品张贴在展板上,幼儿结伴欣赏并交流作品。

  (4)集体欣赏,请个别幼儿来介绍一下作品。

  5、下一节课我们再把这些画打扮一下,老师把它们订起来做成一本“六一”小画册,早上爸爸妈妈送你来的时候,请他们翻翻我们的小画册,让他们一起来分享我们的快乐,好吗?

  活动反思

  孩子们都非常开心、活跃,如果准备的更充分肯定更好。

儿童诗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唱歌曲跳跃的乐句。

  2、学习切分音节及衬词“哎呀”的演唱方法。

  3、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学习仿编歌词。

  4、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5、愿意积极参加活动。

  活动准备:

  钢琴

  活动过程:

  一、律动:《好朋友》、《我来请你跳个舞》《我来教你跳个舞》、《萤火虫》、《蝴蝶》、《摘果子》、《夏天的雷雨》。

  二、练声:《学年醒来了》、《泥娃娃》《只要妈妈露笑脸》、《小鸟起来了》、《泥娃娃》、《蝴蝶》。

  三、继续学习歌曲《庆祝六一》。

  1、教师弹奏歌曲过门,引导幼儿回忆歌曲名称。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吗?请一个小朋友来问答,然后引导全班小朋友回答一遍。

  2、那我们跟着钢琴再来完整的演唱一遍吧。

  3、我们除了合唱以外,我们还可以用那种方式来演唱呢?(分声为男声部和女声部演唱。)

  带领幼儿分别用小组唱、男女声唱、接唱等多种形式和方法来进一步掌握歌曲的内容和节奏。

  孩子们唱得可真好,那现在老师要请刚才唱的好的小朋友到前面来演唱了。

  4、请部分幼儿到前面来演唱。

  四、引导幼儿根据旋律仿编新的歌词。

  1、请幼儿想一想,“六一”到了除了“六一的歌是甜甜的,六一的花是香香、六一的小朋友是美美的外“,还可以怎么唱。

  2、请幼儿想一想,并仿编新歌曲。

  3、老师引导幼儿仿编歌曲。

  4、请幼儿把自己创编的新歌唱一遍。

  老师:孩子们真棒,真是爱动脑筋的宝宝,那现在我们把刚才小朋友自己编的.歌曲来唱一遍吧!

  5、带领幼儿练习创编的比较好的新歌。

  五、复习舞蹈《快乐舞》

  今天我们学习了庆祝六一,马上我们的六一儿歌节就要到了,小朋友们可以把新学会的这首歌曲,在六一儿歌节的时候演唱给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听,他们一定会很喜欢你们的。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