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安全教育教案范文 篇1
防火
游戏要求
1、训练爬、跑等动作技能。
2、练习遇到火险时的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了解防火的相关知识,明白如何自救。
2、物质准备:地垫2组、盛满水的塑料容器2个、毛巾与幼儿人数相等,小锤子2个,鼓1个。
游戏玩法:
把幼儿分成2组,当幼儿听到鼓声时,每组第一名幼儿迅速跑到毛巾处,拿起一条毛巾,跑到盛满水的容器面前,把毛巾沾湿后捂住嘴巴和鼻子,趴到地垫上匍匐前进,到达终点后用锤子敲一下小鼓,下一名幼儿再开始游戏。
游戏规则:
1、每个组员都要在听到鼓声后才能出发。
2、务必用毛巾捂住嘴和鼻在地垫上爬行。
延伸活动:
可在游戏后开展真正的防火演习活动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范文 篇2
教学目标:为了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如果平时一个人在家里面要学会挑选健康的食物进行食用,这是对于自身生命安全负责任的表现。学会进行腐烂食物的挑选,能够在选食材方面给孩子们带来帮助。
教学准备:老师可以准备一些腐烂性的水果,和一些新鲜的水果。在主食方面准备风干的面包和刚烘焙的面包进行对比。
教学过程:
1、老师可以先将好吃的食物分发到孩子们的手上,让他们认识到食品安全不仅对于自身的健康有帮助,而且味道好吃可以满足大家的味蕾需要。这对于刚开始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是不错的选择方向。
2、其次老实将腐烂性的食物摆在大家面前,告诉孩子们这些发霉变烂的食品不仅不能食用,而且如果没有大人的帮助是不可以用手进行触碰的。因为现在很多小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肚子痛的症状发生,主要因素还是在于手上的细菌感染到肠道当中,从而导致不舒服的状态。所以老师要让孩子们进行观察,腐烂食物上方的特征。
3、通过孩子们的踊跃发言,老师在台下进行总结。比如腐烂食物的表面有腐烂迹象,而且有霉斑出现并且会有一股酸臭气味影响着大家的心情。4、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对于孩子们的印象加深想必有很大的帮助。
结束:来时要再三强调食品安全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要作用,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挑选健康食物饮食的好习惯。
教学内容:学习一些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学生食品安全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从小讲卫生、不买零食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在购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认识合理营养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今天中午食堂为大家准备了哪些美味呢?爱吃吗?大家的回答让我想到了中国的一句古话:民以食为天。
可见食品对我们生活和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能说说平时都喜欢吃些什么吗?大家喜欢吃的东西真是各式各样,那是不是所有的食品对我们人体都有好处呢?今天这节晨会课,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走进食品王国,来学习一些关于食品安全的小知识。
(二)视频引入垃圾食品
瞧,这是什么?(辣条)好吃吗?
这好吃的辣条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看了这段视频,谁有话要说?原来这美味的辣条背后藏着这么可怕的秘密。看来不是所有的食物都能吃的,有些食物虽然好吃,但对我们身体的危害是很大的。
(三)介绍垃圾食品
生活中,我们把像辣条这样对身体有害的食品称之为“垃圾食品”。
你还知道哪些垃圾食品?
(四)介绍食品卫生习惯
其实要想做到安全饮食,除了要选择正确的食品以外,,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单老师这边也有几条注意点,对照这些要求,你觉得那些地方需要改进?大家的决心可真大。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对号入座,真正做到健康饮食。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对食品安全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让我们一起保食品安全,筑健康长城。
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话:安全饮食,健康成长。让我们牢记这句誓言!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范文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火的用途,知道用火不当会给人们带来灾难。
2、使幼儿认识“严禁烟火”、“安全出口”、“火警119”等标志,知道它们的含义,学会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3、教育幼儿懂得最基本的安全防火知识,做到在日常生活中不玩火。
4、引发幼儿学习防火的兴趣。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严禁烟火”、“安全出口”标志各一张。
2、有关火燃烧的图片(烧饭菜、水,炼制钢铁,照明、取暖、发电)。
活动过程:
1、谈谈火的用处。
(1)教师出示图片,观察片刻后提问:“你们知道什么在燃烧?”“小朋友想一想,火可以帮助我们人类做哪些好事?”(火在燃烧,火可以烧饭菜、水,还可以照明、取暖、发电等等)。
(2)老师总结并补充火的用途,让幼儿知道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火。
2、谈谈火的害处:
刚才,大家说了许多火对人类的好处。你们知道吗?如果用火不当,火也是很危险的,它一旦发起脾气来,就会形成火灾,谁也管不住。
谁知道火灾怎么发生的呢?(让幼儿知道用火不当会造成火灾,会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
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
①火柴、打火机等能产生火的东西都不能玩;小孩玩火是非常危险的,不仅自己不玩火,看到小伙伴玩火也要及时阻止。
②蚊香等带火的东西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怕火、容易燃烧?(木材、煤炭、棉花、纸、煤油等)
③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
3、出示并认识“严禁烟火”、“安全出口”标志,教幼儿知道其特殊含义并懂得预防火灾。
4、讨论:万一出现了火情,该怎么办?
让幼儿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
着小火了怎么办?着大火了呢?(不能坐电梯,不能往上逃)困在房间里?公共场所着火怎么办?
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的办法都不错,如果出现了小火,我们可以用水泼灭火、用湿布扑灭火、用沙子灭火、用灭火器灭火……但小朋友要记住,如果出现大火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拨打119电话。
5、小朋友说的都很好,但是光我们知道还不行,还要让大家都知道。下次如果和好朋友或者弟弟妹妹一起玩的时候,告诉他们,让他们也知道一些预防火灾的知识,好吗?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范文 篇4
《文具安全》
活动目标
1、了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产生的危险。
2、会安全使用文具,能够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规则。
3、透过讨论,初步建立班级的文具安全规则。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教师: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经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们明白文具使用不当会很危险吗?下面我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活动展开:观看幼儿用书和教学挂图。
(1)教师:请小朋友翻开书的第2页和第3页,仔细看看每一幅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在使用哪些文具?他们使用文具的方法对吗?
(2)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自由阅读和讲述画面的资料,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画面资料。
①教师:老师这儿的大图和你们书上的小图是一样的,我们一齐来看看这幅图都讲了些什么。
②逐一讨论挂图中相关的资料。这个男孩在做什么?咬铅笔会有什么危害呢?(铅笔不能咬,会造成铅中毒,会把细菌等有害的东西吃到肚子里,还会使小朋友的牙齿歪斜)
③讨论其他资料。
④教师小结:这几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确,这样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安全。
3、活动展开: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最后一幅小图:此刻我们一齐来看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确。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画完画要洗手,在使用文具时还就应注意什么?
(2)教师发给每组幼儿一张大白纸和一盒水彩笔。每组推选一位潜力较强的幼儿,请他用图或图夹文的方式表现大家讨论的资料。
(3)幼儿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组的想法表现出来。
(5)分享各组讨论资料。
4、活动总结: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群众制定的具体的行为规则,进行总结。
5、活动延伸:张贴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安全使用文具规则的参考范例:
(1)使用文具时,持续坐姿端正,正确用笔。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笔尖对着自己和他人。
(4)不用油画棒、水彩笔在皮肤或衣物上乱画。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齐。
(6)写完字或画完画要把手洗干净。
(7)使用剪刀要留意,不要使用箭头锋利的剪刀,使用见导师咬集中将身,不能一边说笑一边使用剪刀。不要拿着剪刀对着别人乱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范文 篇5
活动四:《玩具不能塞耳朵》
活动目标
1、了解玩具塞入器官的不良后果,指导玩具不能塞进耳朵等身体器官。
2、知道发生意外是要去医院。
活动准备
1、男孩木偶。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1)小朋友们,你们玩过穿珠游戏吗?
(2)明明也来玩串珠,发生了什么事呢?
2、教师操作木偶表演故事情景。
(1)木偶表演:
旁白:游戏时间到了,明明选了自己最喜欢的穿珠游戏。
明明:小珠子,真有趣。(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里。)
(2)教师:明明玩串珠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你们觉得明明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挂图,继续讲述故事。
(1)教师:我们来看看后来怎么样了。珠子塞在耳朵里出不来了,老师赶紧把明明送到了哪里?医生是怎么做的?
老师送明明到医院,医生挖出珠子。医生还告诉明明,下次可不能再把珠子塞到耳朵、鼻孔、嘴巴里了,那样做耳朵和鼻孔会流血,还有可能会发生危险。
(2)教师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声音说: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里了。
4、拓展幼儿经验。
(1)教师:我们身体上有一些小小的孔,如:耳朵、鼻子等等,这些小小的孔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不能把东西塞进这些小孔里。想想看,还有什么东西像小珠子一样小?什么东西比小珠子还小?它们可千万不能塞进我们身上的小孔孔里呀。
(2)教师总结:教室里的小珠子、小插粒、小磁钉,家里的小纽扣、小橡皮都不能塞进我们的耳朵、鼻孔、嘴巴里,如果不小心掉进去,一定要马上去医院请医生来帮助我们。
家园共育
家长应将家里的细小物品摆放在幼儿不易接触到的地方,同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范文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如果自己走失,可以找警察帮忙,并告知电话号码。
2.培养幼儿的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核心要素:
人走失原地站耐心等父母返
电话清地址详请警察来帮忙
活动准备:
组织幼儿排练《在公园里》的情景剧、录音(救火车、救护车、警车的声音)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请幼儿听特殊车辆(救火车、救护车、警车)的声音(录音)。
2.提问:“我们遇到困难时应该找谁帮忙?
(二)关键步骤:
1.情景剧表演:《在公园里》
2.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小明为什么会走失,他走失后是怎样做的?
3.小朋友和家长外出时应注意什么?
(三)老师总结归纳
引导幼儿诵读核心要素。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范文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看情景表演,对几种可能会损伤嗓音的行为进行判断和讨论。
2、愿意和同伴说悄悄话来保护自己的嗓子。
活动准备:
1.小男孩好小女孩木偶,排练木偶表演。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通过木偶表演创设问题情境。
(1)情景一:游戏时大喊大叫。
老师带着小朋友们玩滑滑梯,浩浩站在滑梯上,很兴奋地对这下面的妞妞大声喊:“妞妞,快点儿快点儿!”“妞妞,到这边来!”
(2)情景二:冬天在户外晨跑时嬉笑。
冬天,浩浩最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晨跑,浩浩觉得很好玩,一边张大嘴巴说笑,一边跑步。
(3)情景三:扯着嗓子唱歌。
老师带着小朋友们唱歌,浩浩扯着嗓子,用很大的声音歌唱。
(4)最后浩浩双手护着脖子,用沙哑的声音对老师说,老师我的嗓子很疼。
2、讨论情景内容,了解在活动中保护嗓子的方法。
(1)教师:
①浩浩感觉怎么样?浩浩为什么会嗓子很疼呢?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
②浩浩滑滑梯的时候干什么了?他用什么样的声音和妞妞说话?用这样的声音说话好吗,为什么?
③浩浩在晨跑的时候一边跑一边干什么?冷风吹呀吹,好好说笑的时候张着大嘴巴,冷风就吹到哪里去了?
④浩浩用什么样的的声音唱歌?用这样的声音唱歌,嗓子会变得怎么样?
(2)教师:用很大的声音说话唱歌,会让自己的嗓子很累,渐渐地嗓子就哑了。在冷风里说话、嬉笑,冷风就吃吹进了嘴巴,嗓子受凉就会发炎,严重时会说不出来话。
3、阅读幼儿用书,了解嗓子哑了如何处理。
教师:
(1)嗓子哑了以后怎么办呢?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请小朋友们打开手上的书,看看老师发现浩浩嗓子哑了以后是怎么做的。
(2)保健老师是怎么说的?
(3)你们才浩浩以后会怎么做呢?
4、以集体或分组的.形式玩“悄悄话”游戏。
(1)教师:我们都知道要用自然的、好听的、轻轻的声音来说话和唱歌,那你们会用轻轻的声音说话吗?请小朋友们来玩一个“悄悄话”的游戏吧。
(2)教师:我会和第一个小朋友说一句悄悄话,只有他一个人能听见,这个小朋友听清楚以后就把我说的话轻轻地说给第二个小朋友听,一个一个传下去。等传到最后的时候,我来问一问最后的一个小朋友听到的是什么,看看和我开始说的是不是一样的。
(3)教师先请四五名幼儿示范游戏,再全班分组玩。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范文 篇8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2、懂得用不正确方法玩滑梯易造成伤害;3、初步养成一定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小兔、小狗胸饰若干,照相机。
2、编排情境表演(大班的哥哥姐姐)。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兔妈妈(老师扮):今天天气真好,小兔子们,妈妈带你们出去玩。看,那是谁?(小狗)他们在干什么?(滑滑梯)2、观看情境表演,向幼儿介绍滑梯及其玩法。
(1)狗妈妈是怎样教小狗玩滑梯的?为什么要这样玩?
(2)人多的时候应该怎样玩滑梯?
小结:玩滑梯人多时要先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不拥挤推拉。从楼梯这边上去两手扶好了,一层层地往上爬。眼睛看好楼梯,爬到顶,坐稳后,两手扶着滑梯两边,两条腿并拢,再滑下来。如果不这样好好玩滑梯,做不正确的动作,就会发生危险。
3、幼儿练习玩滑梯,教师指导幼儿按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1)兔妈妈:刚才我们看了小狗滑滑梯,你们会不会象它们那样玩?
(2)兔妈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再玩一遍?这次,你们玩的时候,妈妈给你们每个拍张照,看谁滑的好。(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动作,鼓励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活动建议:
1.此活动宜安排在开学初进行,让幼儿一开始就掌握玩滑梯的正确方法。
2.日常生活中幼儿玩大型运动器具时一定要有成人保护,引导幼儿正确地玩各种运动器械,逐步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范文 篇9
一、目标:
1、通过亲身体验,懂得火不能玩,有基本的安全知识。
2、初步形成自我保护能力。
二、过程:
1、认识火警电话119
饭后散步活动时,波波透过院墙看见焚烧树叶的烟,他大叫起来:“老师,着火了!”我没有直接理会,而是弯下腰来问他:“你怎么知道着火了?”我们的交谈吸引了其他幼儿,有的幼儿呈现紧张表情,有的幼儿紧张大叫(这说明幼儿已有初步的自护的意识)。为保护幼儿这意识,并在随机中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我立刻蹲下来和幼儿聊了起来:“着火了我们该怎么办呢?”幼儿的回答是找消防叔叔,打110,甚至有的幼儿还真的表演起来。“消防电话到底是多少呢?”幼儿的回答各种各样:有120,有110,就是没有119。
这说明:
(1)平常的安全的教育还是有效的。
(2)实际联系不够,需要在随机教育中加以强化,做到不但有意识,还能助帮幼儿形成自护能力,尽最大能力离开火源,找大人寻求帮忙。我立刻在地上用石头写了大大的119,并告诉幼儿:这是火警电话119。你们还小,当有火灾时,你们要赶快离开,告诉大人请他们帮忙。
2、初步感知火的危害和益处
我便带幼儿去观察火源,让幼儿略知火有好处,也有坏处。看到枯叶还在燃烧并发出很多烟,幼儿的反应还是以为真的着火了,需要请消防叔叔,打119电话。我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烧的是什么?为什么烧它?烧了有什么用处?这种火有没有危害吗?”幼儿七嘴八舌,我相信他们已经明白这种火的意义。
3、 进一步感知玩火所带来的危害
正好前面有一片枯草被调皮男孩烧掉,我趁势带他们来到此处观察,“这一大块黑黑的地方怎么了?周围的草漂不漂亮?柔软不柔软?”引导幼儿明白随意玩火的危害。
回来的路上,还讲了一发生在大哥哥身上的事,由于玩火,点着了稻草堆,引燃了房屋,最后是在消防叔叔和大人的帮助下这场火才被扑灭,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我相信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已经种下了安全意识的种子,使他们明辨是非,知道什么能玩,什么不能玩,知道如何自护。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范文 篇10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幼儿懂得冬天安全使用火炉取暖和安全用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冬天来临,气温也随之慢慢下降,有的人可能用火炉取暖,有的人可能用电炉取暖,我们应注意哪些事情呢?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
幼儿讨论、交流。
二、冬天用火炉取暖应注意的事项:
1.取暖火炉5米范围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向火炉投放费油及有毒化学物品。
2.取暖火炉必须有人经常看管好,晚上睡觉前必须对火炉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3.用火炉取暖时,必须保持室内空气畅通,防止煤气中毒。
三、冬天安全用电
进入冬季,随着气温下降,气压较低,室内空气流动性差,是引发触电等安全事故的高发期,为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应注意:
1.认真检查电线,确保不用裸露的电线。不私拉乱接电线。
2.检查电炉是否有漏电现象。坏了的要找专业人士修理好之后才能使用。
3.电炉的功率较大,使用一段时间后要关掉电源让电炉散热,同时以防电线被烧焦。
4.不要用手接触发热部位,以防烧烫伤。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想提醒大家应注意哪些问题。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范文 篇11
活动目的
1、知道危险无处不在。
2、培养幼儿建立安全意识。
活动形式:
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
录像
设计意图:
1、对自己身边可能遇到的危险进行简单了解。
2、进一步使幼儿对身边的安全隐患加强认识,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扩散幼儿的知识范围,了解更多的安全知识。
3、帮助幼儿建立自我保护的意识。
师幼互动:
1、谈话与讨论:
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家中的危险有哪些,除了家中的危险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危险存在着,你知道的危险有哪些?
如:在班里,不能跑,要不然会摔倒。在美工区,使用剪刀的时候如果不好好用,就会扎着别的小朋友。
如:在盥洗室洗手时打闹就会磕着小朋友。
教师:你们说了许多现象都是在教师中发生的,有谁知道在其他地方小朋友身边的危险还有哪些?
如:在户外活动时,如果拿玩具不好好玩,就会伤着小朋友如:户外活动时,有的小朋友在大滑梯上推小朋友,就会把小朋友推倒。
2、看录像
教师:提问录像中告诉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避免事故的发生。如:在外边玩的时候,不能离开爸爸妈妈,不跟陌生人走。
3、讨论
教师:除了录像中和小朋友说到的危险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存在着危险?
(幼儿讨论)
1:小朋友不能在马路上面玩。
2:小朋友不能动开水。
3:大马路上有活动的井盖,小朋友走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4、教师提问:怎样做可以远离这些危险?
1:听老师,爸爸妈妈的话,不去不应该去的地方2:我见到有的地方有标记,告诉人们要注意危险。
教师:那我们就一起行动,找一找,我们身边都有哪些安全的标记,来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幼儿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知道哪些是应该作与不应该做,但是幼儿的了解范围较狭窄,还需进一步引导幼儿,使幼儿的认识领域进一步加宽。
教育反思:
通过看录像,拓宽了幼儿理解与见识。已不再局限于自己的身边的事物,能够根据主题的延伸拓展思路,观察的面较宽。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范文 篇12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知道电的重要性
(2)懂得不正确用电的危害,学会正确用电并懂得保护自己防止触电
活动准备:
多功能电线插座、安全用电视频、多媒体设备
活动过程:
(1)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威力很大的东西,用得好就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不正确使用则会造成经济损失,严重的可能会危及我们的生命。
请小朋友仔细想想,刚刚我们做早操时是什么让我们听得那么清楚感觉那么大声呢?(音响)那音响是不是直接就能发生很大的声音来呢?(不能)那又是什么推动音响发出那么响亮的声音呢?(电)原来是电推动音响发出那么大声音的,你们再想想看我们生活中哪里还需要用电呢?
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方面需要用电,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电作用真不小,是我们生活的小帮手呢。
(2)电的作用那么大并且无时不刻的存在,那我们是不是任何条件下任何时候都可以随便玩电呢?(将问题抛给幼儿,如果幼儿回答是就举反例,说不是就引导幼儿一起来看视频)
(3)播放安全视频
1、请幼儿说一说在视频里看到了什么,有哪些行为是不允许很危险的;教师总结幼儿的话。
(4)出示多功能电线插座。请小朋友看看这个插座有没有通电(没有)我们应该怎么样正确使用(鼓励幼儿大胆说),哦,小朋友说(不能用湿手开开关,不能拿笔插插孔等)。那我们就需要用插座的时候再接上电源,不用的时候就像这样把插座收起来放在安全的地方,请小朋友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哪些插座(投影、风扇、接送卡处等)为了我们的安全和节约用电,老师请小朋友们监督,有不用的插座还在接通电源就请告诉老师,我们及时拔下来。
(5)那是不是没有接通电源的电线就安全就可以玩呢?掉下来的电线安全吗?我们一起来看安全用电动画视频《为什么不能摸断了的电线》
(6)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电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和便利性,也知道了正确使用电的方法,不用手摸断了的电线,不用的插头要拔下来等。请小朋友回家告诉家里的大人我们今天在幼儿园学到的安全用电知识,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安全用电和防触电的小能手吧!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范文 篇13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尖利的东西,会伤害我们的身体。
2、了解一些避免尖利物品伤害身体的方法。
活动准备:
各种尖利的物品,如:笔、剪刀、树枝、筷子等。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小猴哭了》
2、教师出示带有尖头的笔,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为什么这样的笔碰到小猴的眼睛里,它会大哭?”(笔有一个尖尖的笔头,戳在我们的身体上会觉得痛。有时尖尖的东西戳破我们的身体,导致流血。尖利的东西对眼睛的伤害特别大。)
1、讨论:你们还见过哪些东西是尖尖的?
尖利的东西有很多,如各种刀、树枝的尖头、筷子等,幼儿每讲一件物品教师就拿一样,放在幼儿面前。
2、观看表演,比较不同行为的性质。
请幼儿观看表演,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做才不会让自己受伤害?
(1)小兔子用画画的笔在别人的脸上点墨水。
(2)小猴在玩树枝。
(3)小兔子一边望着窗外,一边在用剪刀剪纸。
(4)小鹅用筷子对着老师的眼睛说话。
3、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