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社会世界粮食日教案

2024-01-28

2023社会世界粮食日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倒退爬。

  2、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沙包(粮食)、两只小筐(每队的粮仓)、半月摇(大粮仓)。

  2、音乐《向前冲》《月色》。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向前冲》。

  教师带领幼儿伴随音乐跳热身运动操,重点活动双臂、腿、腹部。

  2、小蚂蚁,爬一爬。

  请幼儿自己尝试:从一个地方爬到另一个地方。

  (1)“小朋友们,小蚂蚁用什么方法行走呢?它是怎么爬的?你们试着从这边爬到那边去。”(教师用手指向目的地)

  (2)“还可以怎样爬呢?”(引导幼儿自己尝试更多的爬法)

  3、分享经验。

  “谁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爬的?”(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经验)

  4、学习倒着爬。

  (1)“老师想了一种更好玩的爬法,那就是小蚂蚁倒着爬,你们来试试。”

  (2)交待方法:肚子朝下,两手扶地,双腿跪地倒着爬。

  (3)幼儿尝试。

  5、游戏《蚂蚁运粮》。

  (1)“小朋友们,我们来玩一个小蚂蚁运粮食的游戏吧!”

  (2)交待游戏规则:将小朋友们分成两队,自己取队名,裁判员说开始后,第一个的小朋友用倒着爬的方式爬向粮仓,从粮仓中取出一袋粮食(一个沙包),再原路返回,把粮食放在自己队的粮仓里,第二个小朋友再出发,哪个队先运完就算获胜。

  (3)幼儿游戏。

  6、放松。

  播放舒缓的《月光》音乐,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坐地放松身体各部位。

  活动反思:

  倒着爬对于孩子们来说很新鲜,平时练习的也少,所以整个活动中,多数孩子还是非常积极,总想挑战自己,让自己爬得更快些;但也有少数孩子因为自身的原因,感觉倒着爬很别扭、很费劲,在活动中表现得不是很积极,这也是很正常的。

  通过这个活动,我也有一些思考:在体育活动中,一些身体的协调方面的活动还是要常常练习,针对不是很积极的孩子,可以变换更多的方式激发幼儿练习的兴趣,从而达到孩子们身体上总的协调。

  第二点思考是:规则意识在孩子心里不断增强。以前孩子们做游戏,我有意识的引导孩子遵守一些游戏规则,如跑步比赛时,小脚不能踩在起跑线上;老鹰捉小鸡时,小鸡不能松开前面人的衣服,否则就输了。虽然孩子们做的不是很规范,但这种意识还是有的。在这个活动中,虽然个别孩子表现得不是很积极,但在小朋友们的鼓励和监督下,他还是能坚持倒着爬,我认为还是做得很好的。

2023社会世界粮食日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认识常见的蔬菜,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知道去菜市场、超市认识各种蔬菜;并通过绘画等方式了解蔬菜被食用的部分。

  了解简单的蔬菜做法,养成不挑食,多吃蔬菜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的蔬菜,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教学难点:

  了解蔬菜被食的部分。

  教学过程:

  导入

  “民以食为天”。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能给人体补充各种营养,包括许多微量元素。

  新课

  老师带来了一些蔬菜宝贝,你认识这些蔬菜宝宝吗?你喜欢吃哪一种蔬菜?(逐一出示图片)

  这些蔬菜中可以食用的部分是哪里?

  提示:根、茎、叶、花、果实。

  让学生动手绘制蔬菜图片,并说一说它的。食用部分。

  观看课件

  教学生制作简单的蔬菜沙拉。

  学生当小记者现场采访(师:布置采访任务,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蔬菜的重要性)

  总结

  健康的身体与饮食密不可分,要均衡营养,不要挑食。

  板书设计:

  蔬菜宝贝

  根茎叶花果实

2023社会世界粮食日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用纤维袋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

  2、能双脚并拢在纤维袋内身体协调地连续行进跳,发展腿部肌肉力量及跳跃能力。

  3、练习双脚行进跳。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1、纤维袋幼儿人手各一;

  2、皮球、呼啦圈、大塑料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热身运动:袋鼠宝宝晨练。

  师:袋鼠宝宝,今天天气真好,跟着妈妈一起出去锻炼身体吧!

  二、基本部分

  1、学习双脚并拢跳跃。

  师:袋鼠宝宝是怎么跳的,要怎样才能跳得又高又稳呢?我们都来学一学袋鼠跳吧!

  (1)幼儿自由探索袋鼠跳的方法。

  (2)请个别幼儿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双脚并拢,起跳时膝盖稍弯,前脚掌用力往上蹬,落地时轻轻着地。

  (3)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观察。

  2、袋鼠宝宝练本领。

  (1)出示纤维袋,幼儿自由探索在袋内双脚并拢行进跳的方法。

  (2)请个别幼儿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双脚并拢伸到袋底,手往上用力拉紧口袋,跳时脚尖着地很轻巧一步步往前跳。

  (3)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游戏:袋鼠宝宝运粮

  师:孩子们你们的本领练得真棒,冬天快到了,妈妈要请你们到河对岸去把粮食收回来过冬。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①幼儿将双脚放进布袋,进行游戏。

  ②过河时要双脚并拢连续行进跳过障碍物(小河中的卵石)。

  ③到河对岸拿一颗“粮食”装进布袋,原路返回将“粮食”运回“家”。

  4、游戏:运粮比赛

  (1)教师讲解竞赛方法及规则。

  (2)幼儿分成四组进行比赛。

  三、结束部分

  1、幼儿随音乐一起做放松活动。

  2、引导幼儿叠好纤维袋,整理场地,总结活动。

  活动反思:

  本节课以鼓励幼儿尝试各种运粮方法为主,并结合幼儿所探索的方法来进行更近并组织成游戏,既体现幼儿自主学习的理念,又锻炼了幼儿的`感知能力、协作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023社会世界粮食日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应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3、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他人。

  4、大胆说出自己对爱惜粮食的理解。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

  对古诗《锄禾》的意思的理解。能够背诵古诗。

  活动准备

  配套的教学用书,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米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2、教师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7页,仔细观察。

  师:快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

  3、教师鼓励幼儿回答问题。

  4、教育总结幼儿回答,教育幼儿吃饭时应坐端正,不撒饭。

  5、教师朗读古诗《锄禾》,幼儿跟读。

  师: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6、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

  7、活动结束。教师再次强调要珍惜粮食。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讲解时不够生动,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饭时的表现举例来说明怎样吃饭才是正确的课会更生动,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课程要结束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023社会世界粮食日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懂得要爱惜粮食。

  3、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ppt课件:不良费粮食。

  活动重难点:

  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成果,不能浪费粮食。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出本课主题。

  ·教师播放课件图2,然后向幼儿提问:这些是什么?(饺子、馒头、包子、蛋糕)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的吗?(农民伯伯种出来的。)·教师引导幼儿相互讨论,自由交流。幼儿回答后教师给予表扬。

  2、教师教师播放课件图3—5《粮食来之不易》,让幼儿了解香喷喷的米饭是怎样来的?并学习儿歌《爱惜粮食》。

  3、教师教师播放课件图6—7图《粮食来之不易》,让幼儿了解包谷、小麦的生产过程,知道种粮食很辛苦,要经过犁地、选种、播种、施肥、田间管理、收割等多道工序。

  ·教师:农民生产粮食的过程是怎样的?(艰苦的。)我们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呢?

  ·幼儿讨论后回答。

  4、教师教师播放课件图8—9图《议一议》,说说谁做得好。

  ·教师小结: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所以用餐时我们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浪费粮食,能吃多少盛多少。

  5、结合幼儿的平时表现,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应该怎样做。

  活动反思:

  进餐是孩子们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针对我班幼儿目前进餐时"不想吃"、"不会吃"、甚至"吃一半、掉一半"的现象进行《不浪费粮食》的社会活动,通过活动使我们的宝宝懂得要珍惜粮食。在这次活动中我通过幻灯片引导孩子们观察米饭、馒头的由来,观察小麦和包谷的生长过程和农民伯伯劳作的场景,不学习儿歌《爱惜粮食》,让宝宝们体会到了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的成果,小朋友在吃饭时不能掉饭粒、剩饭菜,要爱惜粮食。当然这种社会性的情感教育对于小班孩子来说相对不太好理解,为此我们结合孩子们的日常进餐继续开展这一教育。

  在平时进餐时,我们耐心地指导孩子们正确的握勺方法,培养他们安静进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并引导宝宝回顾社会活动《不浪费粮食》,帮助幼儿了解饭菜的由来,使孩子们逐步懂得尊重劳动者的劳动。通过我们反复的指导,有效的表扬与奖励,使孩子们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增强了孩子们对他人的尊重,从而让孩子们真正感悟到"不浪费粮食、从我做起"。

  儿歌《爱惜粮食》

  香喷喷的米饭哪里来?

  白花花的大米做出来。

  白花花的大米哪里来?

  金灿灿的稻谷脱出来。

  金灿灿的稻谷脱出来?

  农民伯伯种出来,一粒稻谷一滴汗,爱惜粮食理应该。

2023社会世界粮食日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在第xx个“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为了让小朋友从小树立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意识,围绕“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活动准备:

  1、玉米棒、黄豆荚、带壳花生、赤豆、黄豆、绿豆等。

  2、大托盘、小盘子等。

  3、拼图底板。

  活动过程:

  一、了解“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的由来和今年的主题,观看农田收获过程视频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知道农民种植粮食的辛苦。

  二、亲子活动:剥剥乐。

  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剥玉米棒,花生、毛豆等

  三、亲子活动:贴贴乐

  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将剥下来的玉米粒,花生、毛豆等粘贴在底板上,制成手工作纪念品。

2023社会世界粮食日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一、让幼儿了解人类为什么要吃饭,知道吃饱饭的重要性。

  二、让幼儿了解农民生产粮食的不容易,知道不爱惜粮食是可耻的行为。

  三、让幼儿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四、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五、大胆说出自己对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难点:幼儿了解农民生产粮食的不容易,知道不爱惜粮食是可耻的。

  活动准备

  农民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劳动的图片,孩子们在不同情形下浪费粮食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了解我们为什么要吃饭。

  1、我们平时都要吃饭,点心,水果,那我们不吃会怎么样呢?

  2、幼儿自由讨论

  3、教师小结,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吃饭,如果不吃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二、教师提问,你们在园里吃午饭时是怎样表现的呢?

  1、幼儿回忆吃饭的情景

  2、教师点评在吃饭时孩子们有那些不良行为,让孩子们明白浪费粮食是可耻的。

  三、教师出示农民不同时节在田里耕作的图片和孩子们在不同情形下浪费粮食的图片。

  1、幼儿观察图片后讨论农民生产粮食的不容易和自己来浪费粮食的坏习惯。

  2、教师总结;让幼儿明白粒粒皆幸苦,从而教育孩子要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四、教幼儿背诵古诗《锄禾》,升华爱护粮食的情感。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利用不同的图片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讨论,在讨论中逐渐明白吃饭的重要性,知道农民生产粮食的不容易,明白要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但是在教学活动进行中,孩子们在理解浪费粮食是一种可耻行为有点难,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要随时渗透爱惜粮食的观念,在有条件的时候带孩子们到乡下走走,让孩子们亲身经历劳动的艰辛,从而使孩子们的认识更加深刻。

2023社会世界粮食日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农民种田的辛苦,萌发对农民的感激之情。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1、观看农村秋收的场景或到农村幼儿园参与收拾农忙活动。

  2、米、稻谷、玉米等,农村种粮食的课件。已学过古诗《悯农》。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米,请幼儿说说,米是怎么来的。

  2、播放课件:课件中有谁?在什么地方干活?他们是怎样劳动的?都用了些什么工具?

  3、讲述农民种粮食的过程。

  4、欣赏古诗《悯农》,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讨论:

  (1)古诗里都说了些什么?

  (2)农民伯伯种粮食辛苦吗?怎么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

  5、幼儿讲述讨论内容。

2023社会世界粮食日教案 篇9

  一、活动背景

  1979年11月,第20届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议确定,1981年10月16日是首届世界粮食日,此后每年的这一天都作为“世界粮食日”。其宗旨在于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

  二、活动目标

  1、以幼儿为活动主体,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2、通过活动让幼儿明白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和工人辛勤劳动的结晶,懂得“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从小培养他们的“惜粮爱粮”的好品质。

  3、以绘画、语言、唱歌等形式宣传爱粮惜粮。

  三、活动过程

  1、集体教学活动:

  1)、社会活动:了解“世界粮食日”的由来。

  2)、语言活动《大公鸡和漏嘴巴》

  3)、画画唱唱:《古诗:悯农》

  2、主题画:爱粮惜粮

  用图画形式表达自己对爱惜粮食的理解。如节约粮食、农民伯伯种田的辛苦。

  3、家园配合:

  借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节日之机,为培养孩子们惜粮爱粮的好品质,将评选”爱惜粮食的好孩子“。家园配合如下:

  1)、请以”幼儿用餐情况记录表“的形式记录孩子用餐情况。

  2)、再以书信的形式夸夸孩子在家”惜粮爱粮“和”用餐好习惯“等方面的进步。

  3)、家长志愿者活动:《香甜的爆米花》

  另,如果孩子在家吃饭方面拖拉、挑食或还需大人喂饭等,家长正好可以借着机会促进一下,反馈表可以继续使用。

  4、“小小爱粮宣传员”,将孩子的作品制作成宣传海报。

  通过开展“世界粮食日”活动,孩子们认识到粮食的重要与宝贵提高了节粮意识,一日生活中,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争取不掉一粒米饭不剩一口菜,真正做到从身边小事做起。

2023社会世界粮食日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了解世界粮食日的`宣传标语和珍惜粮食的重要。

  2、熟悉各种常见的农作物,并能积极进行猜谜活动。

  3、激发幼儿爱粮、惜粮的情感,懂得如何节粮。

  活动准备:

  收集农作物的谜语;PPT《缺粮的非洲》

  活动流程:

  一、引出活动:

  1、师:你知道10月16日是什么节日吗?

  2、师交代开展“爱惜粮食,从你我做起”的活动。

  二、通过看、听、说、猜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幼儿爱粮、惜粮

  1、请幼儿观看PPT《缺粮的非洲》,懂得爱粮、惜粮的重要

  2、说说今年世界粮食日的宣传标语如:

  (1)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2)节粮从我做起,建设节约型社会;

  (3)崇尚节粮风气,促进可持续发展;

  (4)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5)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一米一粟当思来之不易,爱粮节粮须知人人有责。

  (7)爱惜粮食,节约资源

  (8)增强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意识

  (9)严禁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行为

  (10)提高粮食品质,增强法制意识

  (11)放开粮食市场,加强监督管理

  3、幼儿游戏:猜猜农作物如:

  (1)有个矮将军,身上挂满刀,刀鞘外长毛,里面藏宝宝。(大豆)

  (2)脱去黄金袍,露出白玉体,身子比豆小,名字有三尺。(大米)

  (3)身体长又长,开花黄又黄。脸蛋向太阳,子儿香又香。(向日葵)

  (4)农民春天种它,夏天它就开花。秋天结果象个桃,桃子裂了开白花。(棉花)

  (5)幼时不怕冰霜,长大露出锋芒,老来粉身碎骨,仍然洁白无双。(麦子)

  (6)春穿绿衣秋黄袍,头儿弯弯垂珠宝,从幼到老难离水,不洗澡来只泡脚。(水稻)

  (7)生在山里,死在锅里,藏在瓶里,活在杯里。(茶叶)

  (8)皮儿薄,壳儿脆,四姐妹,隔墙睡,从小到大背靠背,裹着一层疙瘩被。(蓖麻)

  (9)一团幽香口难言,色如丹桂味如莲,真身已归西天去,十指尖尖在人间。(佛手)

  (10)去年秋天撒下种,长出绿苗过一冬。开春它还接着长,等到夏天黄澄澄。(冬小麦)

  (11)怪奇怪真奇怪,头顶长出胡子来;解开衣服看一看,颗颗珍珠露出来。(玉米)

  (12)一物生得真奇怪,腰里长出胡子来,拔掉胡子剥开看,露出牙齿一排排。(玉米)

  (13)节是甘蔗节,叶是碧绿色,胡子是丝线,珍珠做颗粒。(包谷)

  (14)小时青,老来黄,金色屋里小姑藏。(谷子)

  (15)把把绿伞土里插,条条紫藤地上爬,地上长叶不开花,地下结串大甜瓜。(番薯)

  (16)身体足有丈二高,瘦长身节不长毛,下身穿条绿绸裤,头戴珍珠红绒帽。(高粱)

  (17)青枝绿叶长得高,砍了压在水里泡,剥皮晒干供人用,留下骨头当柴烧。(麻)

  (18)高高个儿一身青,金黄圆脸喜盈盈,天天对着太阳笑,结的果实数不清。(向日葵)

  (19)身体长又长,开花黄又黄,脸蛋象太阳,籽儿香又香。(向日葵)

  (20)青枝绿叶不是菜,有的烤来有的晒,腾云驾雾烧着吃,不能锅里煮熟卖。(烟叶)

  (21)有个老头子,头上长胡子。脱下绿帽子,满身是珠子。(玉米)

  (22)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花生)

  (23)像桃不是桃,桃李长白毛。秋天咧嘴笑,白毛向外冒。(棉花)

  (24)青青藤儿长又长,绿绿叶子上边长。藤在土中扎了根,一群红娃围根上。(番薯)

  (25)小时青青像棵草,老来金黄是珠宝。珠宝脱下金黄衣,用它做饭吃个饱。(玉米)

  4 、讨论如何节约粮食

  如: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剩米饭熬粥,剩粥掺面压面条,剩面条炒着吃,剩馒头炸馒头片,剩馒头片做羊肉泡膜;不偏食,不挑食;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带回家等

  三、师:小结,教育幼儿从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从自身做起爱粮、惜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