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拍手歌教案

2024-01-19

小学拍手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世、界”等 13个生字;了解“隹、鸟”等偏旁表义的特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并能在拍手游戏中有节奏地背诵儿歌,体验儿歌带来的快乐。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动物生活的自由、快乐,产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识记与动物有关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读出节奏感。

  教学难点

  了解“隹、鸟”等偏旁表义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情境,游戏,朗读。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趣味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拍手的游戏吗?下面就让我们跟着画面随着欢快的音乐,一起幸福地拍拍手吧!

  2、播放《幸福拍手歌》儿歌视频,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拍手歌唱。

  4、 分析“歌”的识字法,释义“歌”字,解读课题,教师简介: 什么是“拍手歌”?“歌”就是儿歌、歌谣,“拍手歌”顾名思义,就是一边拍手,一边说儿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提示,学生根据自读提示,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交流:同学们,儿歌读完了,那藏在儿歌里的动物朋友的名称你都找出来了吗?哪位同学来交流一下?

  三、识记生字 ,认清字形。

  1、展示各种动物图片,图文对照,认识动物并与动物亲切打招呼如“Hi,孔雀,你好。” 师:这些来自自然界中的美丽的小动物今天也来到了我们现场做客。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美丽的客人闪亮登场吧!伸出你的小手,跟他们亲切地打声招呼吧!

  2、图文结合自主认读字词:一起拼读组词,展开想象,交流各种识记字形的方法。

  (如:加一加、换一换、字理识字、动作识字、反义识字、编字谜等多种方法识记本课生字)

  3、集中拼读识字: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4、部件归类趣识字:雀、雄、鹰、雁

  5、认读交流后重点指导认识“隹”。先让学生观察“雀、雄、鹰、雁”字形的相同之处,然后演示“隹”的字形演变过程,让学生知道带有“隹”的字大多与鸟类有关。

  6、反馈指导,当堂检测:

  (1)说一说每组红色标注的字有什么相同之处。

  (2)拓展识字:出示带“隹”、“鸟”偏旁的生字卡,学生认读。

  7、抢读“形声字”:猛、翔、深、锦,指名交流这四个字的共同点:左右结构、形声字。

  8、游戏闯关形式开火车巩固识记生字:第一关摘苹果,第二关走迷宫,第三关放气球,第四关和熟字交朋友。师:火车火车哪里开?生:这里开。

  四、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1、听课文录音朗读,小声跟读并拍手,感受儿歌的节奏。

  思考:这首儿歌主要写了什么?

  2、巩固生字,同桌合作朗读儿歌,一人一句,互读互听。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比比看看哪个句子读得好。

小学拍手歌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用小手小脚跟着音乐做动作。

  2、感受和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DoReMi”:《拍拍手,碰碰脚》(请参见幼儿用书,曲谱见【附1】)、配套CD。

  2、自制的环保小器械,(如:矿泉水的空瓶里装一些豆类)

  3、创设愉快的游戏情境。

  活动过程:

  1、欣赏和感受。

  教师默声以固定节奏拍手,幼儿也跟着一起拍手。

  当幼儿都专注地跟随教师的动作时,教师可以夸张地变化其他的动作,如:踏脚、弯腰手碰脚、甩手等,可以变换各种不同的动作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与幼儿讨论刚才做了哪些动作,运动到了身体的哪些部位(如:手指、手臂、腿)。

  2、跟着节奏动起来。

  学唱歌曲《拍拍手,碰碰脚》,配合邀请幼儿一起跟着歌曲动动手脚:

  啦啦啦啦啦啦

  (手朝左放胸前转动)

  啦啦啦啦啦啦

  (手朝右放胸前转动)

  拍一拍碰碰碰

  (拍拍手)(弯腰子碰脚)

  一步一步往上爬呀

  (双手从下到上滚动)

  滚呀滚呀滚下来呀碰碰碰

  (双手从上到下滚动)(弯腰手碰脚)

  3、配乐器演奏。

  熟悉动作之后,可以再加上自制乐器,让幼儿双手抓握,重复做上述的动作,配合节奏来摇动乐器。

  温馨提示:

  1、手摇铃也可以用自制的环保小器械替代。(如:矿泉水的空瓶里装一些豆类,使瓶子摇起来会发出声响……)